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中国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作者:谢敬仁 彭霞光



  摘要 定向行走是盲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是盲人走出家门、接受教育、实现就业、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中国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内对盲童的定向行走课程训练和社区内对成年盲人的短期定向行走训练项目两种类型。尽管定向行走训练越来越被重视,但仍面对许多困难和挑战,诸如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缺乏资金投入、对定向行走认识不足、教学和训练方式落后等,需要各个方面采取积极态度,改善现状,促进发展。
  关键词 盲人学校 定向行走 盲人
  分类号 G761
  
  定向行走是盲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是中国盲校盲童教育的基础课程。盲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上都离不开定向行走。随着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盲童的定向行走教育日趋被社会和学校所重视。虽然这门课程在我国起步很晚,但在我国政府的重视和各级社会团体的支持以及特教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下,如今已初见成效。1989年,我国只有部分盲童学校正式开设盲童定向行走课程,如今不仅全国34所盲校都开设了这门课,而且该课已列入《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目前,中国内地盲校按照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试行通知规定,开展定向行走教学工作。通常,定向是指个体运用感觉信息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以及确认自己与其他物体之间关系、物体与物体之间关系的心理过程,行走是指个体在定向的基础上依靠下肢在环境中空间位置的变化移动,即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定向通常与行走密切相关,因为定向的目的除了认知环境外,其主要目的即为行走提供服务,定向是行走的前提,是行走方向性、正确性的根本保证,没有定向的行走是典型的“瞎撞”,所以,定向也为行走服务;但是如果没有行走,定向得再精确个体也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行走也通常是定向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
  
  1 开展盲童定向与行走训练的重要性
  
  1989年以前,中国内地盲校大多对盲童都无定向与行走方面内容和技能的培训,对盲童定向与行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认为盲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盲童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如语文、数学、历史等就可以了,定向行走知识和技能不应是学校的教育内容。因此,过去盲人只是随着自己的感觉来行走,没有受到过专门的行走训练。虽然少数盲人也能在熟悉的环境里行走自如,但大多数盲人不能自己独立外出,即使迫不得已独自出门,因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缺乏定向与行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仅盲相严重——比如走路时用脚试探,伸着手触摸,有的原地转圈子等,行走中也常常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身体伤害,如碰撞障碍物,跌落沟坎等。由于行走中的困难,造成盲人心理上负担,大多数盲人不愿出门,整天呆在家里,即便出门也担心磕碰和被别人耻笑,结果是许多盲人过分依赖明眼人的帮助,没有别人帮忙,就不愿外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盲人年轻时未能接受系统的定向行走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盲童定向行走教育训练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表现在:
  首先,很难想象,一个失去了独立生活最基本能力之一——行走的盲童怎么与社会其他个体或群体交往,“裹足不前”、“足不出户”的个体还谈得上什么全面发展、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因此学会像普通人那样顺利地行走是盲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和最基本的人权。
  第二,行走对促进盲童的发展来说意义极大,它可以促进个体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其他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拓展个体活动范围及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使个体获得更多的信息;形成个体的自尊与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促进个体身体各方面机能的发育和发展,强化身体的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第四,为个体创造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促进个体的社会学习,丰富个体社会阅历,提高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个体将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五,随着盲童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机会越来越多,盲童也必须掌握基本的定向行走技能,以便能尽可能独立行走,为有效参与普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基本保障。此外,随着中国无障碍环境的建设越来越人性化和逐步完善,盲人本身也应自强与自立,掌握好独立生活所需的各项技能,特别是定向行走技能,减少对别人的依赖与照顾,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都能做到安全有效的行走。
  定向行走对盲人的正常生活非常重要。国外许多研究都表明,对盲童开展早期的定向行走技能训练能有效地克服他们成人后各种恐惧心理,养成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从而扩大就业广度和机会。因此,盲童只有正常地行走,才能有正常的生活方式,才能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奉献于社会。
  
  2 定向行走训练在中国内地的发展现状
  
  中国内地对盲童定向行走的正规训练开展得比较晚。1989年澳大利亚定向行走专家托马士·布莱尔(Thomas Blair)在北京盲人学校开办了第一次培训班,又于1990年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开办了第二次培训班。
  1991年美国卡特中心在长春开办了一个为期一年的定向行走培训班。
  香港盲人辅导会也与中国教育部合作,先后分别于1991年在北京、1993年在广州和1994年在上海、1998、2005年在青岛开展了定向与行走的师资培训班。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先后在上世纪90年代开设了定向行走课。
  2000—2007年期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也与国际组织合作,先后开办了几期定向行走的师资短期培训班。不仅如此,还邀请国外专家开办了几期针对盲人定向行走的高级培训和研讨班。
  这些培训活动为全国各地的盲人学校培养了师资,为盲童学校开设定向行走课程、社区开办盲人定向行走项目打下了基础。
  1993年lO月教育部(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此计划规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课程,各地的盲人学校基本遵照此计划设置课程开展教学活动。虽然定向行走被列入了小学课程计划,但由于掌握定向行走技能的教师缺乏,因此仅为小学一至五年级开设每星期一课时的课程。
  2005年起,教育部组织力量对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进行了调整,并于2007年颁发了《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试行通知,确定了定向行走课程为各个盲校的必修课,规定低、中年级必须开设定向行走课程。通知中指出,通过对盲童定向行走的训练,要使他们具有健康的身体,正确的定向和运动能力,不仅能在熟悉的环境内独立行走,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也能够借助辅助工具独自行走,并作到行走时姿态端正,动作协调自然,基本做到没有盲态。新方案的颁布,无疑对盲童定向行走技能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盲校定向行走的教育训练形式有:
  (1)在体育课中加入定向行走的基本内容;
  (2)以课外活动形式对个别学生进行定向行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