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抑郁青少年人际心理疗法述评

作者:宋尚桂 刘 莹



性临床试验(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开放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被试的抑郁症状和心理症状、躯体损伤症状等显著减少,心理机能得到有效改善。治疗结束后所有被试的病情均有显著好转,他们均不再符合DSM-Ⅲ-R的抑郁症诊断标准。由于这项研究的取样缺乏随机性且没有选取对照组,因此其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受到质疑。以重度抑郁青少年为对象的控制性临床实验中,经过IPT—A治疗后,青少年的社会技能得到显著改善。实验组患者比控制组的青少年更好地掌握了社会技能并运用于与同伴交往的活动中,此外,实验组青少年在交往方法的选择及解决人际问题等方面的表现也都优于控制组。但此项研究在取样上同样缺乏足够的代表性,因此人们对实验结果能否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青少年表示怀疑。
  研究还发现,接受过IPT—A治疗的青少年具备了更强的预防与监控抑郁症的能力,他们能更好地分辨出一些与抑郁相关联的躯体症状,如疲劳、失眠、头痛、身体疼痛等。研究者相信,如果青少年能分辨出即将发生抑郁情景的警戒迹象,及早获得帮助,也许就能够控制抑郁的恶化。由于青少年抑郁症具有易复发的特点,因此IPT—A的这一作用对于减少抑郁症复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 IPT—A研究展望
  
  IPT—A在最近10年多的时间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也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第一,治疗效果的跨情境研究有待加强。现有的应用性研究多是在研究机构的环境下进行的,进一步的研究则应该考虑不同情境中治疗效果的评估问题。人们希望了解在不同医疗条件下或者在社区生活条件下这一疗法的有效性是否存在差异。
  第二,社会经济地位对IPT—A的疗效是否产生影响还不明确。青少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是否会对治疗的效果产生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应该将IPT—A运用于生活在贫困社区的抑郁青少年,检验其疗效和有效性。
  第三,IPT—A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是否能进一步提高治疗疗效也是将来的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单纯采用药物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越来越多的治疗师选择采用IPT—A作为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方法。采用药物与IPT配合治疗成人抑郁症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这提示研究者可以尝试将此治疗方法用于抑郁青少年人群。目前,对采用IPT—A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使用的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评估,研究者应该探索各种不同的药物与IPT—A的组合方式,从而寻找到更加有效的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模式。如果能够找到药物治疗与IPT—A的最佳组合方式,则能极大地提高治疗效果。
  第四,开展IPT—A治疗效果的研究也应该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现有的IPT—A的治疗效果研究在研究设计方面还不完善,将来的研究设计应该更全面、细致。在研究对象方面要选择对照组作为实验组的参照对象,比较两组人群在接受IPT—A后的差异。此外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也是保证IPT—A治疗效果的研究质量的重要因素。
  第五,开展治疗效果的纵向研究。现有的IPA—A效果研究还仅限于短时间的横向研究,对其疗效的评估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跟踪研究。
  尽管IPT—A的临床应用效果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检验,IPA—A疗效的实证研究设计也有待完善,但是,IPT—A仍然是一种治疗青少年抑郁的有效方法,对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