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从可接受性原则看语文教师课堂用语
作者:王 惠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2]和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可以为课堂语言的组织提供理论依据[3]。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也就是说人类是通过吸收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习得语言知识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如果是不可理解的输入,哪怕重复一百遍,也是无效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课堂语言必须是有效的可理解输入,学生才能成功地进行解码。
学生只有正确理解了教师的指令,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项练习,正确回答问题;只有正确理解了教学内容和老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才能正确掌握语言知识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并进而转化为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
因此,教师要遵循可接受性原则组织课堂语言。
可接受原则要求课堂的讲解提示,必须是可懂输入,以便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维果斯基用“最近发展区”来表示,目标要可行,学生没有动力去实现看似不可能的目标;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克拉申用i+1来表示,“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也就是在自然顺序上所处的某一阶段,i+1则是下一阶段应达到的语言结构的水平,即稍稍高出他目前的语言水平,让他通过上下文,或借助于一定的语境、图片、教具等非语言手段,来理解i+1。
教师要树立爱岗爱生的意识,才能更好的落实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可接受性输入假说。一个不爱岗爱生的教师,不管知识如何渊博,表达能力如何强,他的课堂也只能是无滋无味的“白开水”,纯粹应付任务而已。这样的教师对学生对工作没有深厚感情,自然在课堂语言中会有所流露。比如: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若未能迅速准确回答,便会不耐烦“算了,算了,这个问题我来说一下答案。”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纠错的机会。甚至有时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把后进生完全丢在一边不予理会,导致差生更差。这严重背离了国家素质教育的主旨——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4]。
有的教师还会为学生的无知气急败坏,对学生的错误更不能正确看待。往往会说出诸如:“真是的,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来,上课都干嘛了!”或者“上课不要三心二意,耳朵在哪?好好听着!”这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拉远了师生距离。其实,宽容不等于放纵,宽容中包含着信任与执着,要相信学生。
有的教师总喜欢高高在上,摆架子。对学生的优秀表现,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还不错”“是的”“对”就过去了。没有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鼓舞性。不要吝于赞赏。有些时候,教师一句激励性的话,就能使学生刻骨铭心,自强不息;一句启发性的话,就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受益终身。
一个不爱岗爱生的教师在课堂语言中的表现远不止于此,但以上几点,已可让人对其有所了解。以下建议只有基于教师爱岗爱生意识树立之后才有意义。
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按照不同的分类原则可分为不同的大类。如按在一节课中出现的早晚可分为问候语、导入语、讲解提示语、提问语、评价语、结束语。可接受性原则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
1、刚上课时的问候语。
就是师生见面时互相打招呼,这是对课堂上交际双方的彼此尊重。中国是礼仪之邦,在课堂上师生互致问候不仅可以营造融洽氛围,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根据现代语用学原理,交际双方只有愿意交往,才会抱着合作的目的把交际顺利地进行下去[5]。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又可细分为两类
1、1.传统类:这是大多数老师采用的方式,简单易行。如,同学们好!早上好!
1、2.新课标类:这是在新课标指导下,老师们通过积极思考探索出的较新颖的问候语。如:同学们真精神!
今天天气真好!
同学们辛苦了!
新颖亲切的问候语更好地贯彻了可接受性原则,可以振奋学生精神,迅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去。
2、开始上课的导入语。
在语文课堂中,师生互相问候后,应立即导入新课。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简洁。导入语要尽量能够引导学生迅速走入新课程的学习,宜短不宜长。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仍可细分为两类
2、1.传统类 如,上节课我们学了第八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蜀道难》。
以前我们学过李白的《秋浦歌》,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首古体诗《蜀道难》。
2、2.新课标类 如,同学们你可曾在月下漫步,可曾感受过荷塘上的月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
这两类导入语各有优劣。都符合可接受性原则。传统类直接入题,更有利于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间把课文最重要的知识传授给他,可以保证正文学习时间。但长期使用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新课标类通常会结合课文营造氛围,较为新颖,容易调动学生情绪,但对教师要求较高。同时,导入语还要避免造作,不能为新颖而新颖。
3、讲解提示语。
课文讲解提示时的语言是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重头戏。在课文讲解时重点、要点,教师都应该着重指出。可以用问句,也可以用祈使句。学生可能没有意识到此处需要重点思考,或者需要重点记忆,尤其需要稍作记录,以备课后复习查询,这时教师要及时予以提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用语要讲究策略,巧妙地落实可接受性原则。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仍可分为两类
3、1. 传统类 如,这个问题得注意,否则考试的时候会扣分。
3、2. 新课标类 如:
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我说明白了吗?我不知道我是否说清楚了……。
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这个问题得请同学们注意,如果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用错了,将回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
这两类提示语各有优劣,传统类直截了当,没有冗余信息。可是会把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引到考试中去,视野狭窄,也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有悖于可接受性原则。新课标类则比较委婉,提示较隐晦。它把学习和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联系起来,视野较为开阔,不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也符合教育目的。
4、提问语。
这一类可以放在讲解提示语中,也可单独列出。语文课堂中的提问主要是提示学生,引发思考。仍可按历史的先后顺序分两类,
4、1.传统类
如,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4、2.新课标类
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有更独特的见解吗?
老师欢迎不同的意见。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句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