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柯南道尔和阿加莎小说中的神探形象

作者:鲁向黎




  因此阿加莎让我们深入到每一个紧张悬疑的罪案之中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人性所散发出的淡淡的温情。在《尼罗河谋杀案》中,贾基为了塞蒙什么都肯干,哪怕像火一样熊熊燃烧自己。波洛第一次见到这对恋人时就想:“这个女的,爱的太深了”[8]而这样的感慨只能是阿加莎借波洛之口所发出的一个女性对自己同胞深感理解同情而无可奈何的叹息:爱的太深,也是一种不幸。
  另外,“这两个侦探从外形到气质都不具备福尔摩斯那种一开始就让人绝对信服的权威‘侦探机器’的特质。在塑造这两位侦探时,作者更强调他们平凡世俗的一面。”[2]马普尔小姐会脸红,还爱唠叨,而作为男性,波洛不爱喝烈性酒,却喜欢甜饮料。与福尔摩斯的神秘莫测相比,波洛以及马普尔小姐总是把线索和朋友共享,读者自始至终都能看到他们探案的每一个细节,并且亲身参与进去寻找凶手。这使得阿加莎笔下的侦探们产生了一种对读者来说的亲切感。甚至这些智力非凡的侦探从不羞于承认自己的失误或无能为力,波洛曾说:“我一无所获”“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9]马普尔小姐总是抱怨:“我真是不中用了”,“我这记忆力是大不如以前了”[10]。而这样坦诚地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是不可能发生在福尔摩斯身上的。
  可见,波洛和马普尔小姐这两个神探形象的塑造是以女性意识为基础的,他们不善武力,慈爱温和,平凡亲切,破案基本靠直觉和对人性的洞察,更多了一些感性色彩,而这正是女性意识的外现。
  从福尔摩斯和波洛、马普尔的形象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性别意识也同时参与到作品创作之中,而且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邓小红等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2]张萍,刘世生.从柯南道尔到克里斯蒂——传统侦探小说的认知与批评价值.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鲁迅.鲁迅文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4](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詹晓宁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5](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葬礼之后.杨恒达,秦启越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6](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谋杀启事.何克勇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7](英)阿加莎·克里斯蒂.啤酒谋杀案.李平,秦越岭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8](英)阿加莎·克里斯蒂.尼罗河谋杀案.林秋兰译,北京:华文出版社,1993.
  [9](英)阿加莎·克里斯蒂.清洁女工之死.李桂荣,朱音,刁克利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10](英)阿加莎·克里斯蒂.死亡草.王静萍,张弛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鲁向黎,女,河南省临颍人,河南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