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古汉语与人文教育

作者:李定清




  第三,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古今一脉相承,甚至可以说是大同而小异。因此,作为现代人,不仅研究古代文化要学习古代汉语,而且要学好用好现代汉语也必须学好古代汉语。一般的人也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举一点就能说明古今汉语的联系:在现代汉语中,单音词大多是从古汉语直接继承下来的,多音词尤其是双音词基本上又是由古汉语中的单音词构成的。由此我们就可以明白,掌握了古汉语词,现代汉语的功夫也就至少过半了。实际上认真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我们平常用错词,写错字,或不认识一些字词,主要的是因为我们缺乏古汉语知识。例如,为什么有的人把“不胜感激”写成“不甚感激”,把“地大物博”写成“地大物薄”,喜欢说“付诸于行动”、“付诸于东流”之类?就是因为缺乏起码的古汉语知识。如果多少学一点古汉语知识,就不会出现这类低级错误。因此可以说,学好了古汉语不仅可以博古,也可以通今。所以人文教育离不开古代汉语。
  第四,时代呼唤重视母语教育,呼唤人文精神回归。实事求是地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母语教育直至人文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严重滑坡。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相当一些人尤其是不少青少年,语文能力低下,人文素养贫乏,道德水平不高,理想信念丧失,人格发展不健全,这是令人堪忧的。有人说的更尖锐,认为现在有些人是“有知识,无文化”、“学历高,素质低”、“有才无德”等等。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方面我也是深有感触的。举个例子说吧:这几年我奉命参加了我们学校每年举办的珞珈科技文化冬令营(实际上是自主招生选拔的一种方式)的有关工作,尽管面对的都是全国各重点中学推荐来的优秀学生,但客观地说,很多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不是太令人满意的。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有些学生错别字一大排,说话令人不知所云。就连回答问题也模式化了,有的学生无论回答什么问题,都是海阔天空、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动辄黑格尔、弗洛伊德云云,但你让他举出他反复提到的某人写的一部书来,大多哑然。在能力测试环节上这两年我们都没有考作文,很多学生、学生家长和新闻记者感到很纳闷,在去年冬令营的一次现场交流会上,多人以质疑的口吻问我,既然是汉语写作考核,为什么不考作文?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我知道你们怎么写,所以就没有必要再考了。我现在说说你们的套路,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你们按照老师教的各类文体的框子,或按照你背下来的相类范文的模式,从脑袋瓜里搜寻来名人名言、典型事例、重要数据,朝框子里一装,一篇作文就大功告成了。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在场的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紧接着笑声一片。对此我们该作何感想?上述问题,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感受,也不是个别地区存在的问题。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应该警醒。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人文科学工作者应该为改变这一局面尽我们的责任。这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期待。
  李:赵老师,你谈得确实很中肯、很重要。请问怎样才能把古代的东西与现代相结合,有效地实施人文教育呢?
  赵:这也不是随便几句话能说清的。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必须全国上下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行。当然,教育工作者、人文科学工作者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在理论上多探讨,在方法上多摸索,在实践上多用力。事实上,有很多有识之士已在不懈努力,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院士等就做过很多工作。很多大学尝试开设有关课程,北京大学等高校专门成立了语文教育研究所,不少著名学者领衔编纂各种读本、教材。更为可喜的是,有关工作正逐步推向整个社会。举一个例子:2003年春,我们邀请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陈大康教授来武汉大学讲学,大家谈及人文教育现状,都有同感,陈先生提议,联合全国重点大学中文系/文学院在推动人文教育方面做些努力,我们中文系首先响应。没过几个月,他们联络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十所重点大学无一不积极响应。当年11月在华东师大召开首次会议时,应另两所重点大学文学院的强烈要求,发起单位增至13所。那次会议我印象很深,所有到会的院长主任们想法高度一致,一拍即合,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策划。2004年暑假由我们13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联合主办的旨在推进人文教育的“全国语文之星夏令营”正式开营了。每年一届。去年的主题是“母语在我心中”。内容丰富多彩,活动方式灵活多样,每届活动都有很大成效,都引起众多媒体高度关注。尽管刚举办两届,已经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工作。
  还有一点就是,应该大力提倡读名著。我刚才提到过的美国的赫钦斯发起的“名著阅读”运动,绵延数十年,深入影响了美国人的社会生活,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值得借鉴。这方面美国的大学做得很好,我看过斯坦福大学1991年的核心课程目录,在“文化、观念及价值”类课程(被该校视为核心中的核心)系列中,设有“经典研读”类课程,专门研读世界名著,其中包括我们的《论语》和《道德经》。我国旧大学过去在这方面也做得很成功,遗憾的是没有延续下来。上个世纪90年代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曾为全国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开过一个阅读书目(100部),可惜的是没有能够广泛推行。近些年来,复旦大学等高校做得很好。2002年夏,我奉命接手当时武汉大学中文系的教学管理工作,配合当时的系主任龙泉明教授大幅度地调整本科生培养方案,增设了一批名著研读课程,并将《诗》《骚》研读等课程列入专业必修课。同时,我们立即组编了《高等学校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教材》,共十种。为了保证质量,我们特约请本专业各学科学术带头人和知名教授担任各书主编,组建了编辑出版委员会。在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就开始陆续推出并运用于我们课堂。就这几年实施的情况看,效果不错。包括我们推出的系列教材也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可以说,大力提倡读名著,应是推行人文教育的行之有效的良策。2002年我在制订本科生培养方案调整工作方案和名著导读系列教材的编写方案时说了一些话,后来又加工写入了系列教材的《总序》(署名龙泉明),不知说的是否合适,你可以摘录下来,供读者参考。◎兹摘录如下:
  “……我们感到,过去全国高校中文专业教学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一些共性问题:从课程构成看,通论性、概述性、通史性课程多,原典性课程少;从教学模式看,往往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重点,学生被动听得多,主动读得少,积极思考和自觉动笔更少。这便导致学生养成了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和对教材的一味拘泥。因而,学生阅读量小,写说能力弱,理论知识较空泛,专业基础欠扎实,更缺乏勤于思索的习惯、勇于质疑的意识、大胆批判和积极创新的精神。这似乎已是全国高校中文系同仁的共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便从调整课程体系入手,压缩通论性、概述性课程,增加原典性、实践性课程;减少教师讲授时间,提高学生自己阅读和思考的比重。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师生有机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扎扎实实地读原典。通过读原典,来打牢专业基础,锻炼自我钻研能力,培养扎实学风,熏陶思想品格,提高综合素质。……‘导读’,主要是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和有助于阅读理解的相关材料,提出一些引导性的意见,尽量多给一些启发,少给一点成说。其目的是把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研读,自己咀嚼,自己品味,自己感悟,从而获得能力的锻炼、知识的积累、感情的熏陶和思想的升华。”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