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作者:汤松法 虞诵南




  2、创设其乐融融的情感课堂。十几年来,知识系统,解题技巧充塞着师生的头脑,日益增加的升学压力,层层下达的升学指标使教学也不得不被动地随着考试指挥棒转,从而把本应最具人文内涵,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情趣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支离破碎的知识传授和枯燥无味的机械重复的训练,而人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充满情感的,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抹煞了人的情感意志,智能也就毫无意义了。
  3、营造和谐共鸣的课堂境界。在课堂上要实现两个互动,即: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是情感相融的基础,其次要达到三个思路共振,即教师思路、学生思路、文本思路同步共振,各个思路都能循着教学日益运行,和谐变化,产生共鸣,达到情感交融的最高境界——使学生感到学语文是一种享受。
  
  三、语文教学要拓展课外阅读
  
  这里的课外阅读指狭义的课外书籍阅读。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作为课堂教学的教材,它是语文文化知识的载体,无可否认,它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主要阵地,但是语文教学不只是一种课内的语文学习,它应该包括大量的课外活动,因此,渗透人文精神也必须向课外的语文活动扩展。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且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读物,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如:
  1、举办课外阅读专题讲座。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媒体对课外阅读的冲击很大,学生中阅读课外书的不多,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兴趣,教给他们阅读课外书的正确方法。笔者在本学期开学初期对全年级640名新生举行了课外阅读讲座,联系学生的实际,联系新课程的要求,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和阅读名著的一般方法,举办这样的活动既是一次语文实践,也是呼唤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次总动员,会后,不少学生产生了“心动”和“行动”,订购了一些书报。
  2、举办读书报告会。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以后,在对伟大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的情境中进行朗读,在教学时,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加以引导,要现身说法给以方法的指导,并给予一定的点评,笔者曾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举行这样的一次活动:
  首先,告诉学生阅读名著的一般方法:用略读浏览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用精读方法阅读精彩片段,评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品味作品的语言特点。通过读出版说明和后记了解写作意图,掌握阅读线索。
  其次,进行了“交流”和“写作”活动。在交流活动中提问:(1)读完了这本书,你能说出作者为什么要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作书名吗?(2)保尔身上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和同学们相互交流。
  然后,精读其中两个片段,思考问题,有不懂的可以和学生们讨论,自己还可以另外选几个片段精读,读时可以勾、画、圈、点,也可以写一点批语。
  写作活动:(1)推荐一位学生(也可以自荐)在班上作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其他学生作补充。(2)从报纸、杂志、书籍或网上搜集资料,参照附录的资料,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一篇短小的书评,全班评出写得最好的几篇,出一期黑板报。(3)就书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读后感。班级组织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
  学生们通过这次活动,被书中主人公保尔的伟大精神——顽强、执着、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人格所深深地感动,不但使人文精神得到了培养,而且学到了如何阅读全书,欣赏精彩片断,勾画圈点,精读粗读相结合等读书方法,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对读名著的要求。
  3、进行学生书评展示。笔者向学生推荐了新课程指定的12部名著,要求大家在一个月内读完自己最想读的一部名著(一般在300—500页),然后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成读后感,或者就书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文字展开评论,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贴在墙上进行展示。学生们通过阅读文章,写书评,小组交流等活动过程,受到一次较为深刻的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
  4、制作读书卡片。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读课外书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动手活动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其中制作读书卡片不失为提高阅读兴趣的活动。如:把你在书中读到的一句生动优美的一个段落或几句话写在卡片上,或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句话写在卡片上,或把自己第一次碰到的成语、谚语、歇后语、新的词语写在卡片上。卡片积累多了,就编成一本《采蜜集》,这样扩大了语言的积累,从而使学生受到一定的人文精神的教育。
  
  四、抓住朗读和写作教学的切合点,引导学生走进心灵世界
  
  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说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同时需要三个世界的成熟,即社会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一个健全的心智系统就是三者的有机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将有关知识点、文体内容支撑点和现实生活、个体思考有机渗透、衔接起来,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读写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建立多方面的人文素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跳出课本,汲取科学文化知识和民族文化素养,关注现实,思考人生,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情感熏陶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应渗透于每一个细小的教学环节,朗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音乐情感对人所产生的刺激,非常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例如:对《黄河颂》的朗读指导,笔者首先告诉学生《黄河颂》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写成的,文章在歌颂黄河的同时,体现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感受到对伟大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的情景中进行朗读,在教学时学生能把黄河汹涌澎湃的激情读出来,在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对祖国河山的憧憬和赞美之情。《五月的青岛》一文,是一篇形、意、情兼美的散文,笔触所及,处处含情。教学这类文章,其成败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能否引导学生去认知,去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作者、教师、学生思想感情的交流。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围绕“精巧、壮阔、优美”展开。课前,笔者就组织学生搜集相关的、并且是自己喜欢研究的资料。学生们有的去图书室翻阅资料,有的上网调查图文。学生们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在课堂上那份真实、生动的再现,使他们一下子领悟了文章的真情实感,进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气氛十分活跃。
  
  五、注重个体参与,引导学生以社会化的眼光来观照和审视自己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语言的个性和灵性是语言生长力的最重要因素。教师可以按文本对个性的牵引点,把语文训练分为情感性读写、意象性读写、哲理性读写、鉴赏性读写和研究性读写五个类型,在情、意、理、趣、知等方面平衡与协调学生的个性心理和智能结构,促进良好心智的建立,追求个性精神和人格的完善,并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尝试用社会化的人的眼光来对照生活和审视自身,培养多种能力和素质,从而使语文教学真正面向社会,适应未来。
  
  六、活化生活源头,引导学生寻找对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共振,感悟生命的活力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艺术审美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过程。用写作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方向。针对现代学生的特点,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验能力、理性精神、创造精神。
  1、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形成内驱力。寻求对文本和自然、社会的共鸣,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
  2、调动学生的生活积淀,形成表达欲。乐于在作文中显现美丽人生,感悟生活真谛,培养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形成思辨力。树立大语文素质教育观,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阵春风,吹进了语文教学领域,人文精神的培养犹如绵绵春雨,滋润着师生的心田。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精神,任重而道远,正如清代教育家颜远所云:“心中醒,口中说,纸上存,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愿与同仁“以行践言,以言辅行”向着《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以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之奋斗。
  
  汤松法,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中教师;虞诵南,浙江金海观教育思想研究会写作教学工作室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