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试解千年美文《蒹葭》的千古之谜

作者:李春晖




  3、每一章的第二段,也是递进的。第一章第二段“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说,“要做一个游泳人,请跳到水里去吧!”这时表明人物还在岸上;第二章第二段,“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这个湄解释为有水草的地方较好,不一定是在岸上;其意是说,“要做一个那样的人,就向那个有水草的地方游去吧!”比起“在水一方”的情景,此时人物不仅已经跳到水里来了,而且可以游一小段距离了。第三章第二段,“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水之涘”这时真的是指水的某一彼岸,比“在水之湄”要更远一些了。其意是说,“要做一个那样的人,请你游向更远的彼岸去吧!”
  4、每一章的第三段描写也是递进的,主要表现在“长”——“跻”——“右”三个字的变化上。必须要指出的是,“道阻”的“道”,本文指对游泳规律的掌握程度。关于具有道路的含义,前人及今人皆如此说。在《蒹葭》的诗中,“道”同时具有这双重的含义。关于指“规律”而言,仅是笔者的拙见。但是,唯有作“规律”讲,才能讲通“长”——“跻”——“右”的变化和递进层次来。
  长,指溯洄者既感觉到水的阻力在增加(相对于体力下降而言),同时对水的规律的认识也在增长,击水的技术也在增长。跻,是上升的意思。如果说,在第一章中,主人公“宛在水中央”,只能与水一体,随波逐流的话,那么在第二章中,游泳者身体已经可以浮出水面了,这就是“跻”的意思。这个“跻”字表明,游泳者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游泳规律和技术了。于是,才有了第三章的“右”。如果说,第一章的“长”,第二章的“跻”,表明游泳者都是正面拍击水流的锋芒正面击水的话,那么第三章的“右”字则表明他已经能够侧身击水(比正面击水阻力小)、侧身前进和迂回前进击水了。故第三章第三段,表明了主人公游泳技术的进步,一层比一层推进。而这些进步,都是在“溯洄从之”中取得的,即在一个相对较小区域中取得。
  5、每一章的第四段,是写人在中流击水的感觉,即在主流中击水取得成功的一种愉快、轻松、胜利的感觉,而且也是诗的全篇“伊人”所具有的或追求的一种到中流击水取得成功的期盼和追求,并且也是递进的。
  “宛在水中央”句,即指人在初次中流击水还未完全掌握和驾驭水,因此有一种人和水溶为一体,人随水走,随波逐流,有时不免喝上一口水的感觉,这是到中流击水的初步阶段,仅仅是一个勇敢者,一个敢于到中流击水者。
  “宛在水中坻”句,坻者,水中的高地。这个水中的高地,可能并未露出水面,而在水面以下,因为它有一个氐(氐,同“低”)字旁。这时,在中流击水的泳者,已经不是随波逐流之辈了,而是可以在掌握中驾驭中流,就好像是走在水中的高地(就像在水中行走)一样。所以,这时,主人公已经比较善于在中流击水了,而且尝试中流击水的愉快和胜利。
  “宛在水中沚”句,沚者,水中的沙滩。而沙滩者,是一定要露出水面的。这时,游泳者在中流击水,已经是驾轻就熟,轻松愉快了,已经好像躺在水中沙滩上一样的悠闲——这是一种多么高超的游泳技术或一种多么崇高的人生境界——此处不禁使笔者想起毛泽东的名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中的那种襟怀和气势!这时候,主人公已经不仅仅是善于到中流击水了,而且是一个驾驭风浪无人可敌的高手!而这,正是《蒹葭》全诗中“所谓伊人”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秦国当时历史,秦国建国较晚,由于与戎狄相邻,战事频繁,经过顽强征战,终于并国二十,遂霸西戎,从而逐鹿中原。而这正是《秦风·蒹葭》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从《蒹葭》诗中,我们仿佛看到秦国君主在国家统一大潮的中流里击水的抱负和理想。而《蒹葭》,恐怕就是“并国二十”的历史豪情的一种抒发以及对未来的企盼!后来,秦国终于并六国而一统天下,她的抱负和理想难道不可以从《蒹葭》诗中解读出来吗?
  
  参考书目:
  1、《诗志》。
  2、《国风诗旨纂解》。
  3、《大学语文》。
  4、朱自清《古诗歌笺释三种》。
   5、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西汉部分》。
  6、明·谢榛《四溟诗话》。
   7、韩峥嵘《诗经释注》。
   8、屈原《离骚》。
   9、《中国古典文学精华》。
   10、《秦集史》。
   11、《汉书·地理志》。
  
  李春晖,供职于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教育督导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