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试解千年美文《蒹葭》的千古之谜

作者:李春晖




  《诗经·秦风·蒹葭》乃《国风》第一篇缥缈文字。然而,这篇千古美文却有一个千古之谜,那就是自她诞生二千多年来,世人皆不知她的题材是什么。因此,前人解读《蒹葭》就出现了笔者之所认为的至少四个疑点。笔者认为,只有解开《蒹葭》一诗的疑点,才能找到该诗的题材。作品的题材是作品行文的根据,文章的脉络应该和题材的展开相吻合。疑点的解开和题材的把握正是互为连环套,解开了其中一环,另一环也就迎刃而解了。本着这种认识,笔者认为《蒹葭》是一首以“到河流中游泳”为题材的叙事诗;诗中的“伊人”,是诗人的理想和追求。按原诗的本意,笔者认为,“所谓伊人”,就是“驭浪的人儿仿佛行走在沙滩的人”(溯洄从之,宛在水中沚)。以下,笔者将从四个方面予以说明,还朦胧的《蒹葭》一个明晰准确的题材。
  
  一、何谓“在水一方”
  
  前人解读《蒹葭》,认为“追伊人者”及被追的“伊人”都是在河岸上,因此不能解释“在水一方”,也不能解释原诗中的人“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而认为这是虚无缥缈的文字。一句话,诗中的“追伊人者”与被追的“伊人”都不下水。这种不下水的情况,不知是解诗者认为不能下水呢还是《诗经》时代的人不能下水。
  然而,《诗经》中已经有了下水即“游泳”的记载,并且有两次。
  其一,是《周南·汉广》。其中,“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水矣,不可方思。”翻译为:“汉水游来女娇娇,不可求她为妻哟。汉水广阔无边呀,不可游往彼岸哟。江水绵长蜿蜒呀,不可渡过险滩哟。”这首诗就是讲游泳。虽然歌者不敢在长江、汉水里游,但看来他一定敢在其他地方游;虽然歌者不敢在长江、汉水里游,但在汉水边却有一个会游泳、敢于到中流击水的妙龄女郎。显然,歌者对这位女郎的漂亮容貌和善于游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心神往之。
  其二,是《邶风·谷风》第四章:“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游之泳之。”其中,“泳,在水中潜行。游,在水中浮行。”翻译成现代汉语,即:“面对那河水深哪,就要乘伐架小舟;面对那河水浅哪,就要潜泳又飘游。”虽然这句话在该诗中是一个比喻,但同时却表明了游泳在当时是一件很普通的事。
  由此可见,在《诗经》时代,古人已经在游泳了,而且南(汉广)北(邶)都在游泳了。《蒹葭》无非是描写在江河中学习游泳和抒发在中流击水的豪情壮志。而要学会游泳,就不能只站在岸上,而必须跳下水去,“在水一方”了!
  解诗者不能下水,所以也让诗中的主人公从水里爬到岸上。这一切,都因为错解了“伊人在水一方”的“方”字。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解读“方”字呢?《古代汉语词典》在“方”字作目标指向地解释时,有五种解法,即“指大地”、“方圆、周围”、“地域、区域”、“一边、一面”、“方向、方位”等等,这时读作“fāng”,而在读作“páng”时,通“旁”。依据上文,笔者拙见,“在水一方”的“方”字,应该作目标指向北的解释,就是指向水里,直译就是“在有水的区域”或“在有水的地方”,意译:“到水里去”或“跳到水里去”,就是跳到水里学游泳!
  
  二、“伊人”是谁
  
  前人给了“伊人”以种种解释。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一致的,“伊人”就是追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伊人”就是被追求的对象。其实这个“伊人”既不是隐者、贤者,也不是美人、爱人,而是追者对自己未来的塑造,是追者奋斗的最高境界或理想。
  这种追者奋斗的最高目标,不是通过政治论文、道德论文提出的,而是用形象的诗的语言提出来的;用形象的诗的语言,也不是明示的,而是隐含在诗的场景、人物的语言、人物的行为、人物的内心感受之中的。只有把这些综合起来,才能明白伊人是谁。一般来说,人物的形象是通过一个具有具体行为的人物来揭示的。《蒹葭》一诗中这个具有具体行为的人物就是:一个敢于和善于到中流击水的成功者和快乐者——这就是《蒹葭》诗中追者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诗中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一点来表达的。这就是“伊人”。
  在这里还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诗中的主人公或诗中的人物究竟有多少?根据“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来看,诗中的人物决不止伊人,至少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个是游泳的教练,另一个就是学习游泳的学生;如果是两人以上,那么至少其中有一个人是教练,其他的人应该是学生。遥想当年当时当地,教练带着他的学习中流击水的学生们,来到这个早就被选好的游泳场边——有主流又有洄流的河湾时,说:“学子们呀,你们不是经常说(所谓)要做一个到中流击水的勇士吗?你们要做一个那样的人(伊人),那么就请跳到水中去吧!”——这就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于是学子们纷纷做准备活动,纷纷下水,而决不愿在岸上做旱鸭子的。
  现在要问:学游泳为什么要选在这样一个地方呢?
  
  三、“溯洄从之”与“溯游从之”
  
  这里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要选在这样的地方学习游泳?为什么要先“溯洄从之”,然后又“溯游从之”?这两个问题,是千百年来历代解《蒹葭》者所不能解,甚至连想都没有想的“无言之说”,即前人一句话也没有说的地方。当然,这里还包括文章最后的三个“宛在……”也属前人留下的空白点。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要涉及到江河中游泳的技术细节和对河流水文知识的理解。
  在江河中游泳,首先要识水性,即懂得河流的流速、流向、河水的深浅及其分布。如果在仅有主流的河中游泳,那么游者就会被水流带到较远的地方。这样一来,既消耗体力又耽误训练;如果照顾不周,还会出现危险。所以,在江河中练习游泳就要注意选择地点,一般选择在有河湾的地方;而有河湾的地方,就会有洄流。选择有洄流的地方,不仅水势平稳,而且游泳者节约体力,增加了训练时间。在善于利用洄流和主流的情况下,即在先“溯洄”后“溯游”的情况下,游泳者不会游出很远,即在人为的可控制的环境之中。故在江河中游泳,一般都会选择有平稳流速的洄流之处,即选择有河湾的河段。由此看来,两千多年前《蒹葭》一诗的作者,不仅深谙江河水性和击水技术,而且文笔华丽、文采动人,选材独具一格,寓意深远,绝非等闲之辈。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溯洄其实是贴岸向下游游去,而溯游是在中流里向下游游去,即他们的两“溯”都是指向一个方向。游泳者决不会蠢到溯流,即逆主流而游。换句话说,《蒹葭》诗中没有什么“上下求索”状。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要先“溯洄从之”,又“溯游从之”了。从,就是服从、听从、顺从;之,既可指游泳的要求(理论、道理),又可以指那位看不见的教练。由此看来,“溯洄从之”,就是先在河湾里练习游泳;“溯游从之”,即后到主流里去显示身手。先“溯洄”,再“溯游”,就是先在河湾里训练游泳技巧,然后再到主流里训练学到的技艺。
  
  四、《蒹葭》三章是并列还是递进
  
  笔者认为,《蒹葭》三章是递进的。其递进表现如下五个方面:
  1、对蒹葭的描写是递进的,或者说是有层次的。“苍苍”状,是指在岸上看到芦穗一片白苍苍。“萋萋”状,是指人在水中游,从水里向上仰望,看到的是芦苇叶子的绿色繁茂状;“采采”,是指太阳出来后,晨风吹起波纹状(文采状)及太阳光照在叶片上,反光鲜明状(丰采状)。这种状况的描写,表明人物活动的空间变化。
  2、对白露的描写是递进的,是一种时间的推进关系。开始是“白霜”状,即白露,指晶莹的水珠微明无色在叶片上的白色状;“未晞状”,表明太阳出来了,但还没有被晒干;“未已”状,表明白露已经干了许多,但还没有全部被吹干或被晒干。这三种状况的描写表明人物活动的时间变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