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0期

邓一光小说的英雄情结

作者:毛 芳 陈 瑛




  邓一光笔下的这些人物形象集军人、硬汉、英雄于一身。成长于军营的邓一光有一种“偏狭”的认识——军人永远是素质最好的人类群体之一。因而他笔下的英雄多是职业军人出身,具有视死如归、刚用忠诚、崇尚天职、爱憎分明等战争年代中特别需要的“兵”的品格。
  邓一光身上流淌着“大漠草原的骁勇血统”,在他的英雄理念中“只有携弓挽缰,驰骋疆场的汉子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汉子”。[3]体现于文本,他擅长在充满血腥的战争场面中刻画铁血豪情式的英雄形象。他们无论从外表还是个性气质上都显印着蒙古汉子的硬汉气魄。面部线条粗犷,身材高大魁梧,性情豪放,善骑好斗,个性与气质上带有蒙古族骁勇果敢、威武不屈、剽悍强韧的铁血之性与阳刚之气。由此可以看出邓一光心目中的英雄是既具备军人的素质又具有硬汉的品格的男性人群中最优秀的一类。
  
  二、叙写英雄爱情
  英雄美人的婚姻模式在邓一光的英雄叙事中是备受推崇的。“战神”与“美神”的完美结合将男性的阳刚与女性的柔美推向极致。在爱情婚姻的“战场”上,英雄救美的惊心画面是他们最富浪漫与传奇色彩的爱情经典,再现了英雄的伟岸雄姿和英武之气。
  《燕子飞时》中沈晋东追求女大学生苏蔚,向她发起了猛烈攻势。虽然苏蔚为此做了长时间的顽强抵抗,但在最后关口“功亏一篑”,这便是救命之恩。苏蔚所在的宣传队被一支伪军困在垸子里,敌众我寡,伤亡惨重。于生死间,沈晋东闻信飞兵驰骋,冲入死围,救出苏蔚,留下一段英雄救美的佳话。
  而在《我是太阳》中也有类似的情节——关山解救妻子乌云于厄运的边缘。他冒着“文革”中两派对峙、刀枪林立的严峻局面,不顾个人安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一位不怕死的司机驾着华沙牌小轿车闯入造反派头头的密室,硬把被称为“走资派”的妻子从将被处死的险境下救了出来。在《大姨》中英雄救美这一情节也被邓一光再度叙写。沈晋东、关山林、姨父他们首先是战场上的英雄,又以英雄的声名和气度,征服了这些英雄的崇拜者。他们在看似粗粝实则坚定深沉的情感中,相互理解,相互珍重,不仅使双方的理想追求更为坚定,而且在那美丽情感的辉映下,清晰地映衬出商业浪潮中以金钱为基础的所谓浪漫、甜蜜爱情的苍白与乏味。
  
  英雄情结的现实意义及局限性
  
  邓一光小说着重渲染的英雄情结,主要是一种历史性的而非现代性的英雄情结。当我们以理性的姿态审视评判它时,我们会清楚地看到它在当下现实中的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时下,社会和经济的转型,西方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使中国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出现了先锋、新写实、新历史等小说。这些小说有的否定传统,调侃生活中的美好和崇高,嘲笑正确的理想和信仰。有的原汁原味地描摹生活,以世俗的平民意识否认生活中的英雄意识,以人的“零度”状态消解人的理想追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作家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作家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主动下海卖文赚钱,迎合大众的欣赏品味,写出一些消闲娱乐的文字,凭借商业包装炒作跻身文坛。与此同时,亦有一些作家认为商业社会让一切物的欲望异化了人的精神领域,提倡以人文精神抵制物欲横流的倾向。
  但邓一光小说的英雄情结“其内质仍突出地体现出历史的限度”,使我们无法回避其历史的局限性。
  商业时代的纷扰让邓一光困顿与不满,他以拒绝的姿态在一种封闭下书写着单纯的理想。他的英雄叙事主要取材于战争年代,以特殊的革命历史为背景,在感受与想象中塑造战神式的英雄形象。对父辈英雄的崇敬和向往使他几乎用尽了对父辈的全部情感和所有记忆,他笔下的一个个人物都可说是父亲形象的不同类型的重写,在精神气质、个性特征和命运遭际上有惊人的相近。最突出的体现在父亲(《父亲是个兵》)和关山林(《我是太阳》)这两个人物形象上,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其中有些细节在姨父和沈晋东身上被一再地重写,这使读者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经常会看到熟识的人物和情节,这种对父辈形象的重复抒写表明他的英雄塑造囿于某种观念,趋向一定的模式,应该不断寻找新的创作视域,酝酿新的情感因子。
  邓一光的英雄情结带有他所成长的时代和环境的印迹,他将父辈英雄的人格精神和“战将式”的英雄气度作为评判“英雄”的唯一参照尺度。用一种带有历史限度的英雄价值标准来对照今天的世俗,从而怀念昔日的英雄主义而感伤甚至激愤今天的平庸萎顿,显然是片面的。他对父辈英雄更多的是崇拜向往,是感性的包容,而缺乏一种理性的审视与参照。由于战争年代的特殊性英雄父辈身上也有今天看来并不可取之处:文化水平不高,轻视文化人,脾气火爆,爱训人骂人,大男子主义,不爱讲卫生等。而生活在当下的人们也并非是他所言的退化到难以容忍的地步。社会的进步对人们的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也需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型的新英雄,因而不能一味地停留于“缅怀昔日的光荣”,多用发展的眼光去发掘普通人身上潜埋着的英雄气质,在他们身上寻找精神理想之光和英雄主义之光。
  
  参考书目:
  [1]《情结及英雄情结》蔚蓝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血脉父辈英雄:邓一光论》蔚蓝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邓一光文集·中篇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邓一光文集·散文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5]《邓一光文集·长篇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毛芳,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任教于湖北襄阳一中。陈瑛,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