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0期

创新阅读中的异读及对策

作者:王喜芳




  其一,歪理邪义将横行课堂。只要有点阅读常识的人都知道:任何理解都必须根据文本,在文本中找到相应的理由。而把创新阅读理解成不顾文本的随心所欲的“理解”,其直接后果就是损害文学的科学性。文学本身是科学,有自身的客观性和规律性。从写作目的看,文本是作者用来表情达意的,尽管文字的模糊性可能使作品本身的意义大于作者表达的初衷,但文本的本义是客观存在的。正确科学的方法是我们读者依托文本不断地发掘文本本义。而无中生有地制造,或者仅仅靠只言片语下结论,或者以当代意识去套解,其结果是无视文本的客观本义,全成了读者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其二,亵渎了学生学习的环境。学生和一般读者是有区别的,他们虽然不是在零基础上来学习语文的,但还需要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他们态度、情感、价值观正在形成,可塑性强,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个体,肩负着传承华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任务。学习是他们的任务也是他们的权利,他们上语文课首先是学习。学习的内容,最重要的就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难道愚公移山的精神过时了吗,我们不需要吗?难道我们的老师用牵强附会,差强人意的所谓“新解”去涂抹孩子心灵的色彩?事实上,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但需要,而且还要大力弘扬“不怕困难,矢志不渝,坚持奋斗,争取胜利”的愚公精神。教学《背影》,如果学生对父亲爬月台的背影无动于衷,我们教师就应该化消极为积极,唤醒学生对亲情的感恩。然而遗憾的是,“创新”阅读中大量异读文本的现象,正一天天蚕食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权利。部分学生没有文化积淀,甚至胸无点墨,至于构建精神家园、人格魅力更是空中楼阁了。
  
  四、正确对待异读现象
  
  误读既表现为单一的接受过程中接受者对异质文化的“自以为是”的解读,还可以表现为接受者对异质文化的不准确理解甚至误解。造成误读的原因是过分强化了比较文学的开放性特征,即泛学科、泛文化和文化化等。如何正确对待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出现的日益增多的异读现象呢?作为教师,正确的态度应当是热情鼓励,正确指导,不断提高自己。
  其一,协调学习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倡导创造性地学习。首先应该牢固地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充分地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学生到学校来的目的就是学习,获得发展。二者的关系是没有学习就没有发展,在学习中求发展。这就决定了学习对学生的重要性。学习首先就是继承,接着需要创新。从字面上看二者是矛盾的,也难怪有的教师拿捏不准:二者本来就是矛盾的,不能统一起来。于是,就像“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一样,舍“继承”而取“创新”,因为“创新”时下正流行。其实,我们要理解学习与创新的关系,不能只根据字面,而要抓住二者的联系,它们并非水火不相容,它们能够统一起来,甚至可以紧密结合。学习是核心,创新是手段、方法,用创新的方法来学习,既达到了学习目的,又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创新品质,一石二鸟,相得益彰,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阅读”,它应该成为当前阅读教学的主流。
  其二,深入反思文本,不盲从权威。我们肯定文本的客观性、科学性,同时,也不否认少数文本某些方面存在片面甚至错误的内容与知识。盲从的根源在于不怀疑——不思考——不辨析。对什么都怀疑是不对的,对什么都不怀疑也是不行的。至少我们要问一问:作者这样说到底对不对呢?只要有此一问,一些纰漏便会浮出水面。只要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就不会盲从权威,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就不会在非科学面前毫无察觉,麻木不仁,就会产生充满个性的解读,开辟出创新阅读的另一方天地。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没有理解的阅读,理解片面的、随意性的阅读难以形成和提高阅读能力。但“甚解也难致”,要提高阅读能力则应通过阅读实践对作品的理解有一个由肤浅到深刻、由理解不确切到确切、由被动记背结论到主动思考理解的过程。而学生只能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阅读实践、独立思考、修正错误才能真正获得能力,这是任何别人都代替不了的。我们应当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理解——不论正确与否的精神。同时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为个性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使独立思维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课堂上学生能大胆提出不同意见应当给以热情鼓励,对待那些有不良倾向的异读现象应该毫不犹豫的加以矫正并引导向积极讨论的方向发展。只要有针对性地正确引导、善意辨析、充分说理就能更有效地、更具体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当中做到教学相长,学生获得知识有长进的同时,老师也要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同时,教师在课外还必须加大自己的阅读涉及面,以自己宽厚的知识底蕴在教学中自如发挥和控制。
  王喜芳,女,教师,现居山西太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