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0期
创新阅读中的异读及对策
作者:王喜芳
阅读是一种由许多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又是十分个人化的行为。阅读并非简单地还原作者的原意,尤其是对文学作品,阅读往往是读者的再创造。在阅读活动中,要把握作者、作品、读者的不同角度和精神层面,所以不同素质的读者对同一作品产生异读现象是符合阅读规律的正常现象。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有利于发展创新思维,有助于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丰富阅读感受。但是,一定要处理好多元解读和阅读导向的关系才能不偏离作者的写作目的,才能尽到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一、如何引导学生创新阅读
语文课程的新精神把实施创新阅读教学的方略定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多角度”着眼于思维空间,“有创意”着眼于创新意识,应该说这一方略是比较全面和可行的。这一方略要求学生突破作者的一致之思,站在自己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读出不属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读出既不属于伊索又不属于钱钟书的《伊索寓言》。要实施这一方略,还要求最大限度的解放学生受到束缚的思维。为此,教师必须摈弃过去“先入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鼓励学生自由、自主的阅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孙子》里读出阴损,从《包身工》里看到今日“芦柴棒”的命运,从《项链》里悟出生活的偶然对人生的影响;也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得到拓展,阅读质量才能得到提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作为方略而不是方法,还在于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习惯,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意这一方略的长期性。客观冷静地审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实施的创新阅读教育,颇有忧虑。我们所倡导的创新阅读,在实际操作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极可能与本来的目的失之交臂,甚至背道而驰。如何进行创新阅读教育呢?
首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唤起创新意识;做到教与学一体化,正确对待学生差异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展示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是思想海洋中充满生机的激流,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因而,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的力量,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自由驰骋,宽松自如的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迸发智慧的火花,唤起创新意识。针对因循守旧的教学思想影响,不少老师对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在心目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看作一个自觉能动的人,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的人。
其次师生可以同时品味语言的精妙,尝试模仿。品味语言是阅读的重要环节,对语言的品味,常常是通过朗读来体现的。但是,当前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往往过分地强调朗读的技巧性,从而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小珊迪》一课中“乞求”一词真切地写出了小珊迪渴望作者买他的火柴的急切心情。对这个词的理解,有学生甚至模仿小珊迪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虽然方式不同,但是都品味出了语言的精妙,还颇有新意。在品味过后,还要尝试模仿,做到举一反三。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认为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是模仿——变化——创造。就学生阅读的目的而言,主要是通过课文这个“例子”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也就是达到人们常说的抛课文之“玉”引学生之“玉”的效果。而在阅读的同时,穿插各种小练笔的活动正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极好途径。老师如经常设置小练笔,不仅能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丰富他们的语言,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带领他们一步一步地走上创新之路。
二、创新阅读中的异读现象
目前创新阅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为创新而异读文本”。异读现象在自由阅读中普遍存在。但在过去的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即在课堂上却绝少出现,究其原因是: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灌注式的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得到的是规定性的教学目的,鉴定式的人物分析,固定的解读模式,独立思维受到遏制;封闭式的教学环境,学生的生活面、知识面、阅读面十分狭窄,难以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难以引起联想,缺乏亲身的感受当然也就难以提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但是对课文的不同理解的现象并非不存在,可是都作为学术问题在教师、专家间争论研究,很少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否则,则被认为是干扰教学,破坏教学秩序。今天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启发式教学法广泛运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发挥。学生的生活面、知识面、阅读面比过去扩大,思想解放,思维活跃……因此能够和敢于在课堂教学中提出自己对课文的不同理解,所以在中小学的阅读教学中的异读现象日益多了起来。这应该说是一种好现象,也是阅读教学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研究。
异读现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若从理解的角度来区分,根据目前研究,一般认为异读现象可以分为三类:
异读。不同读者阅读同一作品时,虽然对作品有种种不同的理解,但其特点是这种种理解都具有合理性,甚至会有些新颖、独特、深刻的理解,这类情况叫做异读。象这样的现象,教学中会经常碰到,虽然这些理解往往不同于教材、教师的理解,但表明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具有合理性,应充分肯定之。
误读。误读的特点是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片面的、不确切的,甚至是错误的,但造成误读的原因多是由于读者自身的局限性。一位小学生读了《狐假虎威》后认为狐狸在生死关头愚弄了老虎而能虎口逃生,真是聪明。一位小学生读了《狼牙山五壮士》后认为五壮士不该跳崖,何不先假投降!这一类的误读现象在课堂上经常地大量地出现,有时教师也会产生误读,而这种现象往往使教师感到头疼,所以这种情况应当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曲读。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而其特点是曲读往往出于读者的故意。某些读者为了迎合某种需要或欲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牵强附会,标新立异,恣意发挥,异读原文。有篇《小猴子下山》的课文写小猴子扔了玉米摘桃子,扔了桃子摘西瓜,扔了西瓜追兔子,结果“只好空着手回家去”。教者认为猴子追求经济价值高的东西,故赞扬它有市场经济头脑。这种曲读的现象仍时有所见,值得注意的是曲读者往往打着“改革”、“思想发散”等旗号,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三、不良异读的坏影响
面对创新教育,我们部分教师冷静不足,浮躁有余,缺乏深入思考,将“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片面地理解为求新求异,不顾文本原有的价值取向,怀疑一切,推翻一切。好像不反传统就不能创新;要创新非反传统不可,创新就是反传统。幼稚简单地将创新与思维逆向、思维发散等同起来,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在某些教师看来,创新实在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你说东,我就说西;你赞扬,我就否定;你说南郭先生不学无术,我偏说他激流勇退;你说《背影》中的“父亲”深爱儿子,我则认为他婆婆妈妈,不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传统评价鲁提辖见义勇为,我就引导学生认识到他只是一个知法犯法的杀人凶手。这样带来的不良后果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