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1期

浅谈朱淑真现象的终极意义

作者:姚大怀




  因而对她的作品,我们不仅要消解男权主义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惯性,认识到她在女性独特心理的开掘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对女性生存和社会地位的强烈关注;更应当上升到女性主义的高度,把朱淑真现象理解为时代和文学史发展的必然进程。
  
  三、余论
  
  这里我们来欣赏她的名作《清平乐·夏日游湖》:“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这无疑是对她一次约会的记录,词中的她是幸福的,感受到了相恋以来的身体上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然这种体验是强烈而持久的。由此可见,朱淑真对感情的态度是认真的,甚至有些痴狂,她敢于在作品中表现当时被认为是绝对隐私的约会情节,更有甚者,将自己的投怀送抱和归来相思也纳入词中,其胆量如何可想而知。她既然敢写常人不敢写的题材,本身就说明她在潜意识中并没有把投怀送抱之类看成是见不得人的,而是一种正常的情感交流和生理需求。她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附属的位置,通篇都是在写自己,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体会,至于对词中“人”,她明确写道“娇痴不怕人猜”,充分体现了对自己的尊重!反观宋代男性的部分写女性的词作,甚至是名家词作,格调是无法与朱淑真相提并论的!
  在礼教甚严的南宋,绝大多数女性默默无闻,但朱淑真开始了以女性的身份来审视自己的地位,表现出被压抑的女性们对自我存在、人生价值的艰难寻觅;以切身体会来描写女性独特经历,标志着女性生命内核第一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得女性的命运从此受到真诚的关注。可以说,朱淑真仿佛就是一个新时代女性,沉下心来在女性文学的园地里做一项曾经被许多人忽视的工作,那就是对中国传统女性的集体无意识——弱者和附庸者地位——进行大胆的揭示与解剖。这种惊世骇俗的批判,透露出她对时代和性别的超越意识,更彰显了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的魅力,它的启示意义将一直伴随着中国文学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卡西尔 人论[M],页9,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卡尔·曼海姆 保守主义[M]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页235,黎明、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9月版.
  [3][4] 魏仲恭 断肠集序,转引自张璋、黄畬校注 《朱淑真集》[M],页303-30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版.
  [5]徐公持 百年学科沉思录——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前瞻[M],页33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6]转引自董丽敏,女性主义:本土化及其维度[J],河北学刊2004年5期.
  [7]缪钺 缪钺说词[M],页9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姚大怀,男,安徽肥东人,安徽科技学院中文系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