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4期

文学阅读欣赏要注重的三种意识

作者:帅 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阅读理念,是以对话理论作为基础的,它体现了阅读的目的和本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高中阶段,这是一个人思维发展的最活跃、最有潜质的阶段,个体期待思维张扬的自由空间。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面对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积累,建构和谐、自主、发现和探究式的语文课堂,或者说文学欣赏课堂,势在必行。
  在语文课本和读本的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有意识的尝试,现就此谈谈我的感受和思考。
  
  一、文学欣赏中问题意识的唤起
  
  文学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进行研读探究的前提。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静静地思,在读中发现问题,并在读中解决问题。当然学生并不是生来就会提问题的,尤其是提有一定深度的疑难问题。学生开始有疑问一般总是在文章字词的运用上,如这个字怎么读、怎么写,那个词什么意思、用得对不对好不好等等。有些老师正是因为担心学生受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所以教学中这一环节常流于形式。我们应该意识到,“疑”无论质量高低,都是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究的结果。研究性阅读看重的是研读过程,关注的是让每个发展水平有差异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研读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为语文教师,就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到篇章里去,把文章的前后段落联系起来思考;在此基础上,再拓展他们的思路,要求他们从文章的脉络结构、谋篇布局、详略安排、主旨表达、写作技法等方面去思考、去提问。这样步步深入地诱导,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便会日见增强,提出疑难问题的质量也会日趋提高。
  在质疑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先在组内交流各人的问题并进行内部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则交由全班讨论,此时教师则以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一起讨论,归纳整理。这样,学生提出的散乱、零星、无序的、指向性不强的问题,就变得有序,指向性明确,就能成为进一步学习的突破口。
  史铁生《我与地坛》是引起学生强烈共鸣的自传体散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将教学定位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中,品味《我与地坛》别致、深刻的语言,感受深沉的母爱,明了生命的意义。
  本课经过三次课前自读,第一次自读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泛泛而读。只要求学生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部分,提出最想探究的问题。然后,我收集、整理了这些阅读初始材料,作了一份《我与地坛》自读导读。第二次自读依然是课外进行,不过,这次是带着初读中提出的问题有指向地再读,有这样几个问题:
  1.第一次自读中,同学们对“我与母亲”部分关注较多,相对而言,对“我与地坛”部分阅读较浅。
  2.“我与地坛”部分的深层阅读,可以其中的景物描摩为切入点。
  3.试试阅读《我与地坛》全选,共七节。
  4.有同学问:“十五年漫长的光阴里,我为什么会一直沉浸在地坛?”(提示:从《我与地坛》选文第一部分原文选择部分语句,连缀成文。)
  第三次自读是课堂自读,定位于小组交流个人阅读体会,研究阅读中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次课,我应个别小组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分享,为最后的阅读成果交流课作准备。
  这节阅读成果交流课的方向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承续课堂合作探究,力争拓展探究的广度和深度。所以,本课教学内容来自学生的质疑,教学方式是引导学生问难解疑,教学目标是建立贴合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方法。
  史铁生《我与地坛》自读成果交流课的成功实践,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情味,也激起我更大胆的设想,于是在读本散文部分的阅读课上,又有了一次新的尝试。
  
  二、文学欣赏中发现意识的激发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求知识的方法。”同理,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固然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即学生的那种积极思考、独立探究和自行发现的能力,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
  何谓“发现”?《现代汉语词典》这一词有两个义项:一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其二便是“发觉”的意思。笔者以为教学上的“发现”,含义相当宽泛,上述两种意思似乎是兼而有之,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情境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并自行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行为。这种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比之“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其优势是显然的。首先,真正体现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发现结论,就能充分调动他们内部动机的作用,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在阅读教学中发现的过程也是激励学生的智慧,发挥他们潜能的过程。再次,能使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益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的结论和规律,可以起到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作用,并能更好地运用于实际。所以,“发现”是实施阅读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读本“水之韵”有三篇:季羡林《清塘荷韵》、斯妤《在海边》和余秋雨《垂钓》。
  课本散文单元教学完成后,我组织了一次以“水之韵”为中心的文学欣赏课。这时,学生对散文的体裁特点、鉴赏角度和鉴赏方法有了初步认识,并有极浓厚的兴趣。教学设想:让文学自由绽放。学生自由组合,自定论题,自选角度,自主交流。
  
  这个小组的学生很有创意,关注到主题“水之韵”,并且用“水”、“智”(“之”)、“韵”三个字串起这三篇文章,从情思、思想和文笔三方面进行分析。在交流发言时,更采用以中心发言人辐射到小组其他成员,各有所思,各有所言。
  还有一些鉴赏也很有个性,如:
  《清塘荷韵》的行文线索: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又将凋零的成长动态,无限循环的生命周期。哲理意味: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生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求生存的力量和扩展蔓延的生命力量。作者观荷塘感清韵,有欣慰,有希望,也为之祝福。
  《清塘荷韵》中有一句“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古人也说“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想这两句诗异曲同工,都是以闹衬静,文中就说了“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只有作者得到心的宁静,才会进入这样的境界。
  《在海边》写了两个垂钓者,一个胖老人和一个瘦老人。文中余秋雨说道“他们一个喜剧美,一个悲剧美,他们天天互相批判,加起来才是完整的人类。”人世间无非就是喜剧与悲剧,有喜剧才有欢乐,是乐观;有悲剧才有思考,是深刻。结尾说有“两座恒久的雕塑”,应该立于作者心中吧,他们在海参崴给予的肃然与威严的背景下上升为物质与精神。物质不能脱离精神存在,没有精神,是空洞的;而精神也同样不能脱离物质,没有物质,是虚幻的。
  在这些阅读成果里,我深刻感受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要有合宜的阅读情境,适当的阅读提示,活跃的阅读交流,学生就会展示惊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