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定位新探

作者:吴跃平




  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
  其一,根据历史分期,按照古→今→中→外的线索编排文学作品,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都是如此。
  其二,按照专题编写,将文学史上的重大文学现象及思潮,按历史的顺序分成若干个文学专题来论述,以专题带作品。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就是代表,不过该教材还加进了文化的专题及作品。
  其三,按照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来分类编排,这对分文体教学较为有利。徐中玉、钱谷融先生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大学语文(本科)》可为典型。
  其四,扩展到人文教育、文化素质的层面,分专题来进行编排。徐中玉、齐森华先生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大学语文(第八版)》,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由丁帆等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可为代表。
  徐中玉、温儒敏、王步高、丁帆、夏中义等各自主编的《大学语文》都各具特色,打破了独家垄断的格局,形成了多元互补、相互竞争的局面,促进了教材建设。但是,目前高校中流行的几十种教材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科学、合理、统一的选文标准。由于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不准,有的教材从人文素质、文化素养的角度选了大量文学与非文学作品,把教材弄得有点儿像大拼盘、大杂烩。有的教材注意了选文的典范性,却没注意参照中学语文教材,选的篇目与中学语文课本大量重复。多数教材所选古文偏多,人为地造成了教材内容与当代高校生的“代沟”,增加了老师讲授、学生理解的难度。
  第二,编写体例缺乏创新。大多数教材的每篇课文,均按照“题解”——“课文”——“注释”——“简析”——“思考题”的体例编排。成了变相的作品选,使老师的讲授方式受到局限。
  第三,教材大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大学语文相关能力训练的设计。
  第四,少数教材的编写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粗制滥造、漏洞百出、错字连篇,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乃至大学语文的声誉。
  针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现状、根据前述的大学语文的定位、结合我们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可着重突出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可重点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含所选课文的人文精神熏陶)、文献阅读和信息处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为了重点培养这四种能力,我们可以设计四大部分的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文学鉴赏。可选择古今中外的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的文学精品,每篇课文设计“背景材料”——“作品”——“注释”——“简析”——“讨论”五个板块,并配以各种文学样式的鉴赏知识,以文学现象的专题讲授来带作品。这一部分可成为整个大学语文课程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
  第二部分,口语表达。主要从朗读、交谈、演讲、辩论四个方面来培养、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部分,应用写作。教给学生基础写作的规律、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模式、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
  第四部分,文献阅读和信息处理。主要传授文献资料的阅读和检索方法、以及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和获取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中文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刑宇皓: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N],光明日报2004年2月13日。
  [2]杨建波:大学语文的情感育人功能,湖北中华大学语文网。
  [3]毕耕: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湖北中华大学语文网。
  [4]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金元浦:文化研究:学科事业的大联合,理论与实践,文化研究网站2004年1月。
  [6]周治南、彭书雄:大学语文课程宗旨:普世为本,实用为体,湖北中华大学语文网。
  [7]湖北省大语学会2003年年会发言纪要,湖北中华大学语文网。
  [8]何立明:参加2004年全国大学语文年会的情况简报,湖北中华大学语文网。
  [9]王步高: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全国大语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2004年10月)。
  吴跃平,男,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中国写作学会会员、全国高教秘书学会理事、湖北省大学语文教研会理事。从事大学语文、应用写作、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导读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主编并公开出版有《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等教材,并在《中国教育报》、《长江日报》、《写作》、《语文教学与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