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定位新探
作者:吴跃平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学语文是我国大学非中文专业一年级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当时叫“大一国文”。朱自清、吕叔湘、闻一多、冰心、沈从文、游国恩等文化名流都曾执教过“大一国文”(可见当时对该课程教师的要求很高)。
建国以后,我国有些高校也曾一度开设过“大一国文”。但1952年高校院校调整以后,因向苏联学习,大学多为单科设置,大学语文不再开设,从此中断了20多年。直到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才又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那么,时至今日,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如何?我们应该如何定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改革方略呢?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分析
考察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主要有四种情况:
其一,课程目标、性质、层次等定位不准。
“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有何区别?”(有人甚至戏称大学语文为“高四语文”!)“大学语文与其它人文素质类课程有何不同?”(已有人用“大学人文”代替大学语文。)“大学语文与文化类课程又有什么不同?”(何为文学?何为文化?这两者常常纠缠不清。)“大学语文的功用何在?如何看待大学语文的功利性?大学语文应该承担哪些教育责任?”……这些,都是时下大学语文教学讨论的热门话题,也是大学语文如何定位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也客观地反映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不准的生存状态。
其二,各校对待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不一样。
大学语文一般开设一个学期,约60—70个学时,3—3.5个学分。北京大学较重视,大学语文是理工医类专业的必修课,有4个学分。而有的高校仅仅只在文科类专业中开设、甚至有的学校只作选修课开设。
其三,大学语文课程日益边缘化。
由于受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影响,大学语文不再像中学语文那样与数学、外语一起受到学校、师生的高度重视,不再像中学语文那样成为中考、高考的主打课程和主要的“得分手”了,而是日益边缘化、为大学的专业课让路。由此,对大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也在为大学的专业课让路,大学语文教师自然得为专业课教师让路、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也就极不稳定、教学水平也受到了限制。
其四,近年来,由于受到社会转型期消费主义意识的严重冲击,在高校课程的设置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观念大为流行,追求立竿见影的功效,并以此作为对某一课程的价值判断。因此,有人对大学语文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一些普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考虑压缩、停开课程时,首当其冲的往往就是以本国语文教育为主的大学语文。其深层原因,正如著名学者、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所描述的那样: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原来设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文社会科学发生了相应的分化。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以及与决策部门相关的一些学科,迅速靠拢市场需要,其研究人员在商品实现过程中直接分得一部分剩余价值。而人文方面的学科,在市场经济运转中没有直接的可用性,顿时失落了其原有的社会价值,其教学研究人员无法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经济上相对贫困化。
同样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学语文,自然也失落了原有的社会价值。
二、如何定位大学语文
1978年,匡亚明先生对于重新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的表述,归纳起来,就是强调了这么四点:一是《大学语文》作为交流工具的训练作用。二是《大学语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三是《大学语文》对现代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作用。四是《大学语文》应对和解答当下开放社会各种文化困惑的作用。而随着社会转型期教学大背景的变化,《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也应逐渐深化。
清理起来,这20多年来,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有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结构变化的线索: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大学语文的交际工具性质,是为了避免语文简单沦为政治功利、现行政策的宣传工具。
80年代,大学语文提出要注重文学性、审美性、乃至于文化内涵,是为了区别于中学语文的益智目的而提出文学性教育的育情目的。
90年代直至今天,大学语文又呈现出很明显的人文性的趋向,则是为了应对和回答市场经济的挑战,适应现代伦理,确保人文科学的独立的、批判性的人文价值。
参照上述归纳和清理,考察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中所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
第一,我们应该树立科学、合理、新型的语文教育理念——语文是母语课程,具有精神哺育的功能。语文要发挥精神成人、精神养育的作用,要发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具备世界眼光的公民的功用。母语教育可以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建构人的精神世界,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第二,大学语文,仍然要强调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学语文教学,应与普通高校的定位有所不同,应更加突出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听说读写的实用功能,应以培养高职学生从无限知识系统中吸取和提炼所需知识的能力为教学目标。而普通高校应更偏重于人文性,人文性主要指蕴涵于所选的语文课文中的人文内涵,应具有适应转型社会的内在价值。但我们没有必要去刻意泛化语文课文的人文性,否则大学语文课将会严重“超载”!
第三,大学语文属于人文素质类课程,但又不同于其它的人文素质类课程。大学语文属于文艺类课程,大学语文既有文艺类课程的共性特征——偏于感性、偏重形象思维;又具有其个性特征——用语言文字符号来塑造艺术形象(而绘画是用线条、色彩,音乐是用音符、旋律等),可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等——这些特征,才是大学语文与其它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根本区别,这才是大学语文的本体特质,大学语文不等于大学人文,大学人文也不能替代大学语文!
第四,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主要区别在于:
(1)教学层次不同——小学、初中、高中都有语文、都有层次的不同,为什么大学就不能有语文、就不能与高中的语文有层次的不同呢?!即使戏称大学语文为“高四语文”,也还是在高中语文基础上的进步嘛!关键是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出层次的不同——研究性、深入性、创新性,应是教学层次上与大学前教育阶段语文的主要不同。
(2)教学侧重点不同——大学语文应更侧重于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更侧重于所选课文人文精神的探讨,更侧重于字里行间文化内涵的挖掘,更侧重于文学现象的专题讲授。
(3)教学性质及方式有所不同——中学语文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的痕迹:所有问题的答案几乎是唯一的,或常常选用答案唯一的问题、课文内容来施教。而文学现象常常是丰富多彩、千奇百怪的,对某一文学现象的理解往往不是唯一的。大学语文可以不受应试教育的局限,可引导大学生对某一文学现象作开放式的、多维度的解释,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语文培养创新、探究能力的功能。
三、如何设置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受制于大学语文的教材。大学语文界同仁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精心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不过,就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整体情况来看,可谓百花齐放、良莠不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