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对鲁迅《孔乙己》的另一种解读
作者:范晨玉
三
需要提及的是,《孔乙己》的叙事结构也无意中透露了其深层意义。作为“看”的对象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形象本身就表现出尴尬——欲上而不能上、应下又不肯下,所以“短衣帮”取笑他,“穿长衫的”更瞧不起他,连本应无邪的孩子也不过是想吃他的茴香豆。孔乙己“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他已经沦落为可有可无的笑料却依然不觉悟,这种生命意识的荒芜到了何等程度!岂止是孔乙己,“短衣帮”、小伙计甚至作者,难道不都是笑料吗?在鲁迅冷峻的目光下,其实世上所有人无不穿行在“看”与“被看”之间,看取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成为被看取的笑料。当生活的目的与意义被囿于“看”与“被看”时,所有的人都不过是笑料。独特的叙事结构,无意中坦白了作者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楚,也流露了作者对生存意识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这似乎没有结局的结局反而引发出许多联想,这联想发散开来在心中积郁成一个结——悲哀。有人不解:向来以强者自居的鲁迅的笔下,何以会流溢出如此软弱的情感?[20]我的回答是:作者写了孔乙己的一次次受嘲弄而又至死都不觉悟,还不如临到杀头想喊救命的阿Q,鲁迅的用意已不仅仅在于批判和同情而更多的是痛心和悲哀。
借助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孔乙己》中潜在的意义结构无意中加深了其显在的意义结构;而潜在结构之所以丰厚深刻,是因为鲁迅无意识地投射了他对生存意识和生命意义的悲哀。这恐怕也是鲁迅“最喜欢”《孔乙己》的真正原因吧。
鲁迅说《呐喊》是为“有用”而写就的。然而《孔乙己》却不仅“有用”而且有深度,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当代仍然无愧于“经典”。原因何在?我认为,恰恰是以往我们所忽略的无意识趋向,使鲁迅的小说避免流于简单化而成为有内在深度的永恒。以上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孔乙己》的“超前性”与“现代性”——既具备鲜明的时代精神,又投射了作者深厚的人生体验;既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又暗含了深刻的人性追求,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使显在和潜在的意义结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这正是《孔乙己》永不过时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集外集拾遗·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A]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70。
[2]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5—6。
[3]李长之:《鲁迅批判》[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57。
[4]孙伏园:《鲁迅回忆录(上)·鲁迅先生二三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84。
[5]尹鸿:《弗洛伊德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214。
[6]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4。
[7]李长之:《鲁迅批判》[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58。
[8]冀井泉:《我对鲁迅壮年的几点印象》[N]北京:《光明日报》,1959—2—3。
[9]鲁迅:《鲁迅全集·十四卷》[A]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l。
[10]鲁迅:《华盖集·杂感》[A]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35。
[11]鲁迅:《坟·寡妇主义》[A]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57。
[12]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7。
[13]李长之:《鲁迅批判》[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3。
[14]鲁迅:1919一I-16致许寿棠信,《鲁迅全集·十一卷》[A]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7。
[15]鲁迅:1920—5—4致宋崇义信,《鲁迅全集·十一卷》[A]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l,369。
[16]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A]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32。
[17]鲁迅:《坟·写在(坟)后面》[A]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08—209。
[18][19]李长之:《鲁迅批判》[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52、3。
[20]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308。
范晨玉,湖北三峡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