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阅读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作者:邵丽君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语文课中的“人文素养”,是教材中那闪烁着的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和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是体现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利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包括文化的精华、生命的价值、人间的真情、做人的真谛、生活的激情……。“人文”是潜移默化的东西,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挖掘作品的文化底蕴,让学生汲取精华,陶冶学生的人格,提高做人的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感受作品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人格
“语文”不仅仅是“语言”,还应包括文学和文化。汉语是充满魅力、充满人性之美的;由汉语构成的文学和文化则凝聚着作者的灵性和思想。三者结合,一旦撞击人的心灵,就会产生巨大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并内化为一个人的情感、素养和思想,激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教师要运用语文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让学生汲取精华,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1、分析作品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语文课本里的许多文章,除了少数说明文以外,它们都是作者积极人生观的反映。虽然作者写的绝大多数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但无论是颂扬还是鞭挞,都是从正面或反面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抵制。教师在教这些文章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李白、杜甫诗歌中的名篇。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畅自然,杜甫的诗风格多样,但以沉郁为主。李白作品中淡于权贵,傲视圣贤的豪迈气魄,杜甫以时事入诗,所展现的生动而广博的历史内容,不但可以让学生扩大视野,提高能力,其作品中所蕴涵的深邃、凝重的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样给学生以情感上的启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教学《道士塔》,我先用媒体展示敦煌的资料图片,包括砖画、壁画、书法和绢画等等,接着再展示这些珍贵文物的清单: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带走写本、印本、经卷、文书、绢画等六千卷,并拍摄莫高窟照片三百七十六帧;1912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带走写经四百卷;
1914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带走经卷五百七十余件;
……
迄今为止,这批珍贵的文物共被十三个国家所拥有。让学生了解敦煌文化和它流失的背景史实,明确敦煌文化流失的悲剧性,引导学生以史为镜,以人为镜, 并告诉学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干出成绩,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和平崛起。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
再如教学《巴尔扎克葬词》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鉴赏文章蕴含的深刻思想和充满激情、意味深长的语言,学习巴尔扎克和雨果两位文学大师在其创作生涯和不朽作品中所展示的博大思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借鉴课文中对生与死的思考,确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生观。
2、剖析人物形象,陶冶健全的人格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造就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王勃的才气、陶潜的高洁、李白的洒脱、陆游的忧国、文天祥的气节等等,无不深深地震憾着每个读者的心灵。屈原被放逐写了不朽之作《离骚》;司马迁饱含屈辱完成巨著《史记》;杜甫,贫困潦倒却不忘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出了利他主义;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导言》中表现的对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的灵魂,他们都是中学生学习的楷模。对这些优秀的人文精神的材料和篇章,教师要把作品同作家人格结合起来,可以通过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如教学《琐忆》时,我先结合《〈呐喊〉自序》介绍鲁迅的“弃医从文”,再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深情歌颂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表达对鲁迅的怀念与崇敬之情这一思想内容,然后抓住鲁迅一身傲骨,而又视进步青年为兄弟这一点,启发、引寻学生明白自尊与自谦的道理:自尊就是维护自己的尊严,自尊先要自重,不做损人利己和害己违心之事,不为“苟得”名利富贵而卑躬屈膝,不为“苟得”金钱权力而扭曲灵魂。自尊小而言之使一己形象变得可敬,大而言之,使一国之威得以弘扬。但自尊又不可傲人,自尊者必自谦,不知自谦者就不知自尊,而为自大。通过《琐忆》教学,学生受到了人格教育,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
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感受艺术和学科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语文教材中大多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洋溢着真、善、美,浓缩了本民族及世界人民的美好情感的精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由书面符号创造的,这就决定它的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它不像视觉艺术有形象在眼前,听觉艺术有声音在耳边那样直观,它是间接的表现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创作形象于字里行间,把握它需要阅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转换来实现。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中要通过朗读、板书、讨论、分析等形式,“披文入情”,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的人文美育点,感受自然美,体味社会美,领悟艺术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
1、感受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自然景物的美。
大自然的景色瑰丽神奇,锦绣如画。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自然界的美可谓异彩纷呈。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分析,运用多媒体图片、影像资料再现课文中描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如教学朱自清的《绿》,为了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笔下表现的梅雨潭的绿的艺术美,我从网上下载、整理了有关梅雨潭、杭州虎跑寺、西湖等地的资料,图片,放给学生看,然后结合课文中的一段描写:“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着重分析铺垫和对比描写这一特点,通过对描写性语句的赏析,即捕捉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去感受美不胜收的直觉形象,从而产生美感,产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