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透视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

作者:史玉辉




  
  二、不平衡与平衡相统一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学生产与消费,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同一性互动关系处在一种不平衡与平衡相统一的矛盾运动之中。
  在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中,虽然文学生产起支配作用,但是文学消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反作用,消费者的需求与评价反作用于文学生产。文学生产者与文学消费者的需求是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动力,两者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是造成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因此两者存在着不平衡关系。
  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5](P47)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性质同样适用于文学。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7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文学生产者与文学消费者的需求也包括这些层次,并且人是一种合群的社会动物,文学生产者与文学消费者的需求在社会现实中得到满足或受到阻碍,就会激发人的各种情感、意志、理想、愿望并通过文学生产和消费得以舒张。
  文学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复杂性。文学生产者的需求既有精神方面,也有物质方面,既追求以艺术审美创造的方式掌握世界,又需要从生产中获取一定的生活与生产资料以保证再生产。消费者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不相类同,诸如收藏炫耀、附庸风雅、消遣休息、审美愉悦、调节情绪、认识历史人生、借鉴研究等等。就像莫泊桑在《谈小说创作》中感慨道:“公众由许多人群组成,这些人群朝我们叫道:安慰安慰我吧,/娱乐娱乐我吧,/感动感动我吧,/让我做做梦吧,/让我欢笑吧,/让我恐惧吧,/让我流泪吧,/让我思想吧。”[6](P273)另外,文学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在终极意义上受经济因素的决定,同时还受到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观念以及文学制度、政策等因素的直接制约。文学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需求的复杂性及两者不断的发展变化,导致局部或特定时期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出现不和谐、不同步,这是很自然的。
  中国目前正处在这样一个时期。审视当今的文学市场现状,消费者的需求已成为文学市场上的经济杠杆,文学产品的商品属性有强化的趋势,当代的文学生产出现了几十位作者通过网络、电话、会议分工合作,用“流水线”速写小说的现象。刘心武曾谈到:“有严肃追求的作家,品味趋雅的作家,热爱写作因而功利心不那么强烈也就是说比较‘纯粹’的作家,他在写作时,要体现特立独行的人格、充溢创造性发挥的‘文本’、新奇诡异的个人风格,可是他不能不考虑安全问题、温饱问题、出版问题,……他如向社会规范和市井俗尚过分尊媚,当然有碍他的突破创新,但是他完全不顾所在的环境而放肆地‘伤时骂世’、心无读者地‘严雅纯’到底以至全不考虑出版面世,那么,他不是傻子必是疯子。”[7]显然尊重社会规范和市井俗尚即满足文学消费者的需要与追求高雅品味即体现文学生产者的需要之间存在着矛盾,文学生产的支配地位受到文学消费的动摇,两者关系处在失衡的状态。
  然而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这种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在这两者的关系中,不平衡与平衡两种状态是共存的。从局部或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看,它们存在不平衡,但是从宏观上看,放到历史长河里看,两者的关系以文学生产为支配,总体上是平衡的。比如司汤达,他的作品在当时倍受冷落,33部作品生前只出版了14部,在书店里他的书几乎无人问津,《红与黑》完成后,出版商勉强同意印行750册;但是半个世纪以后,人们发现其文学创作的巨大价值,《红与黑》等作品被世人视为珍品而争相传阅。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刚出版时,一年只卖出极少的几本,但这部小说后来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世界,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也主要归功于这部作品。可见,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学生产者的艺术追求与当时文学消费大众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审美趣味的变迁,文学消费者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优秀的文学产品最终会被人们接受,并获得持久的艺术生命力,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不平衡转化为更高层次上的平衡。
  当前,正确认识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的审美鉴赏能力,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价值取向出发,既强调生产的支配作用,(我国接受大众的文化水平还普遍不高,审美鉴赏力尚有待提高;所以我们绝不能以消费者的需要作为文学生产的唯一准绳。)又注重文学消费的需要,既大力发展严肃高雅的文学生产,又积极引导适合大众口味的通俗文学产品的生产,这样才能创造出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商业价值相统一的文学产品,才能推动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A] .马克思恩格思选集(二)[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3]黑格尔.美学(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王朔等.我是王朔[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
  [5]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6]童庆炳,程正民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刘心武.话说“严雅纯”[N].光明日报1994-3-30.
  史玉辉,江苏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讲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