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透视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
作者:史玉辉
一、以文学生产为支配的同一性互动
在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组成的有机整体中,生产是支配要素。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同样构成以文学生产为支配的同一性互动关系:两者互为媒介,相互依存。
首先,文学生产先于文学消费,创造文学消费。
1.文学生产创造出文学消费的对象、方式和消费者。任何消费的对象均来自于生产的创造,文学消费的对象是文学产品,它是文学生产的产物。不言而喻,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了材料、对象,因而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学生产先于文学消费,文学生产创造文学消费。当然,文学消费的对象不是一般的对象,而是一定的对象,是必须用一定的而且是由文学生产本身所媒介的方式来消费的对象。正如马克思所说:“一种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於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因此,不仅消费的对象,而且消费的方式,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所以,生产创造消费者。”[1](P10)文学生产所媒介的方式经历了从口头语言到龟甲、竹简、纸张等上面手写的文字,到印刷的文字,到影视画面,再到网络语言的变化,文学消费也随之由面对面的视听结合的方式,发展到单项接受文字符号的方式,再发展到大众化、快餐化、影视化、网络化等方式,同时原来的生产媒介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这就导致了消费方式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从另一角度看,文学消费经历了从原始状态的群体消费到个人消费再到现代意义上群体消费的过程;所以文学生产所媒介的方式带来文学消费方式的变化,消费方式的变化又改变着消费的群体。如关于女娲的神话最初以口语的方式生产,人们对它的消费是口耳相传;后来有了手写文字与印刷文字,如宋代《太平御览》所记载的“女娲造人”的故事,这就增加了消费的单项接受非直观性文字符号的“读文”方式;电影、电视、网络等新的媒介的出现又增加了人们的消费方式——“读图”方式,如欣赏动画片《女娲补天》;当前,甚至不识字的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广播、电影、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对有关女娲的神话进行消费,可见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而消费的群体也随之逐渐壮大。
2.文学生产创造文学消费的性质。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创造的不只是对象、方式,它也给予文学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即文学消费的性质。文学是一种物态化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生产既是作家观念的生产,同时又是一种物化生产,这种性质必然决定了文学消费的二重性,即文学消费既是精神消费,也是物质消费,或者说文学消费既有精神享受性质也有物质消费属性。具体而言,所谓精神享受性质,指它主要是一种个人的精神享受,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消费。个人的精神享受指读者阅读文学产品满足了某种精神需要,当然这种精神享受包含较低层次的娱乐享受和高层次的审美享受,这种满足来自文学产品潜在的精神价值;而意识形态消费是指读者潜移默化地理解和接受了文学产品所负载的意识形态内容,形成了各种思想观念,间接地对经济基础起到巩固或破坏的作用。所谓文学消费的物质属性,一方面指读者可以把文学产品作为物质产品占有,而不进行阅读和欣赏,这种功利性是普遍存在的,不是哪一个特定阶段的产物;另一方面,文学消费具有一般商品消费的属性,也就是说文学产品是一种商品,凝结着生产者的一般人类劳动,存在交换价值和价格,产品进入流通市场,消费者以货币支付的方式进行交换才可以消费。近代以来,文学消费的这种物质商品消费属性更明显地体现出来,尤其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被特别地强化。
3.文学生产创造文学消费的动力。马克思认为:“消费本身做为动力是靠对象做媒介的。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1](P10)同样,文学生产不仅为文学消费创造材料,还创造着文学消费的需要。《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有一段林黛玉欣赏《牡丹亭》戏文的描写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问题。林黛玉平时不大喜欢看戏文,但“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两句唱词却引起了她消费的需要,她便止住脚步侧耳细听,“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闺自怜”等戏文令林黛玉“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2](P327)正是《牡丹亭》这一文学产品引起林黛玉文学消费的需要,产生文学消费的动力并进一步推动她去对崔涂的诗《旅怀》、李煜的词《浪淘沙》以及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这些文学产品进行再次消费。
其次,文学消费创造新的文学生产。
1.文学消费参与文学生产,在文学消费中文学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为现实的房屋”[1](P9)。同样,文学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文学消费中即在被占用、阅读、欣赏的时候才能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同时,文学生产者生产的文学产品只是一种图式化的结构,只有通过读者阅读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读者阅读的具体化不仅赋予产品以生命而且文学产品的生命会在具体化过程的影响下产生变化,(但在具体化的变化中,文学产品仍保持自身的同一性而不会真的变成一部新的产品。)因此,同一部文学产品会发生变异,而变异的历史则构成文学产品的生命并绵延不绝。如读者对李商隐《锦瑟》一诗有种种不同的解释:悼亡说、爱情说、咏物说、自伤身世说、诗集自序说等等。这些无疑都是读者变化的具体化的阅读,它们一起赋予《锦瑟》以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消费使文学生产得以最后完成。
2.文学消费创造出新的文学生产的需要。黑格尔曾指出:“诗人是为某一种听众而创造,首先是为他自己的民族和时代而创造”,[3](P336)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因为它在生产者身上引起追求一定目的的需要。”[1](P10)可以说文学消费创造出文学生产观念上的内在动机,这种内在动机是文学生产的前提。显而易见,文学生产在外部提供文学消费的对象,文学消费在观念上提出文学生产的对象,这种文学生产的对象是作为文学生产者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目的和动力的。对此当代作家王朔有非常通俗的解释:“《渴望》是给老头、老太太、家庭妇女看的,招老百姓掉眼泪儿的。……《编辑部的故事》不过就是部逗笑开心的通俗喜剧,只载些笑声和轻松。……我的小说有些是冲着某类读者去的。……《顽主》这一类就冲着跟我趣味一样的城市青年去了,男的为主。《永失我爱》、《过把瘾就死》,这是奔着大一大二女生的……”[4](P55)可见文学消费创造出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也就是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伊瑟尔所说的“隐含的读者”——作为意向对象的读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