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信息16则
作者:舒 坦等
●季羡林获印度最高荣誉“莲花奖”
印度总统帕蒂尔日前批准了2008年度印度国家最高荣誉奖“莲花奖”(Padmaaward)授奖名单,包括印度本国在内全世界共有135人获得这一大奖,在这135人中最引人注目的获奖者当属97岁的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这也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这一荣誉。印度媒体用“莲花奖”首次跨越喜马拉雅山来形容这次特殊又迟到的授奖。印度总理辛格访华期间在中国社科院的演讲中,辛格就首先引用季羡林的话作为开场白——“中印两大文化圈之间相互学习和影响,又促进了彼此文化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也是现实。”他还形容季羡林为“中国伟大的学者、当代最著名的印度学家”。印度媒体称,印度方面示好发展中印友好关系,是季羡林此次获得“莲花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把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印度其他传统文化介绍进中国方面,季羡林作出了杰出贡献。(舒坦摘编)
●麦城的诗歌在英国出版
英国著名诗歌作品出版社谢尔斯曼出版社日前正式出版了中国大连诗人麦城的英文版诗集《麦城诗选》,这是继中国诗人北岛、杨炼之后,英国诗歌界推出的第三位中国当代诗人的英文版诗集。这本英文版(含中文原作)诗集收录了诗人麦城从1985年到2004年间创作的诗歌作品《直觉场》《碎》《形而上学的上游》等46首,并附有知名学者李欧梵、余秋雨及诗歌评论家唐晓渡的评介。英国《诗歌评论》主编斐奥纳·山姆森对《麦城诗选》的评价是:“读来很清新,同时具有意象和语言的想象力,非常灵活,既有日常性的特点,又可通过想象力,转化成很有创造性的诗歌语言,让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诗人的实力。”出生于沈阳、生活在大连的诗人麦城在诗歌界并不算一位高产的作者,但由于他的作品语言独特而充满想象力,且哲学内涵丰富,颇具张力,因此近年来不断受到国际诗歌界的关注,2005年9月,日本推出了日文版的《麦城诗选》,当时麦城是继北岛、芒克之后,日本出版社为中国当代诗人出版诗选的第三人,而为该诗集作序的则是日本诗坛“泰斗”、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谷川俊太郎。(闻雪摘编)
●巨贪马向东的秘书成反腐作家
2007年,被称为“反腐作家”、“文坛新星”的王晓方接连推出三部长篇小说《驻京办主任》、《驻京办主任(二)》和《市长秘书》,势头强劲的他成为官场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但不少人最近才知道,他就是沈阳“慕马大案”中巨贪马向东的秘书!他是怎么“华丽转身”成为反腐作家的?他笔下的官场是否更真实可信?近日,王晓方回答“如果马向东没落马,会否离开官场”这一问题时表示,“难道不跟着腐败还有罪吗?”王晓方透露,当时处境非常难,不跟着腐败会失去信任,而跟着腐败又担心影响政治前程,只有走为上计了。辞职后,王晓方选择了下海,但由于仓促上阵,生意做得不理想,精神一度陷入痛苦之中。当服务多年的马向东被判死刑时,王晓方被深深震撼了。马向东伏法第二天,网上有一张他临刑前的照片,坐在一把椅子上,目光绝望且迷离,手里有半截香烟,这大概是他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张照片。王晓方看到这张照片后,感觉极其悲凉,同时有一种将内心的自然秘密变成精神秘密的冲动,他将照片打印出来,盯着照片一口气写了一万多字,这就是《市长秘书》的开头。为了写《市长秘书》,花了很长时间琢磨人物的特点,因此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被认为真实可信。但这只是艺术的真实。王晓方表示,如果秘书这个身份对自己的写作有帮助,那就是在政府工作十几年的经历使自己更了解改革开放,更了解民生民情,深知官员的七情六欲决定着老百姓的生活;特别是“慕马大案”这场惊心动魄的腐败大案造成的磨难,“也许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闻雪摘编)
●顾彬再次炮轰中国作家
2006年底,德国汉学家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的批评曾引起广泛争议。近日,顾彬在澳门接受采访时再发尖锐之声,这一次他将矛头对准了中国文坛的普遍现象——作家写剧本。顾彬认为,剧本不是文学,由于对创作的限制太多,作家一旦写了剧本也就丧失了对文学的崇敬和起码的尊严。顾彬坦言,作家马原转投编剧的事让他非常失望,“我在柏林举办文学活动的时候,马原公开对我说他不写作了,要写电视剧。但剧本不是文学,那是垃圾,马原在出卖自己,一个严肃的作家不应该这样。”在顾彬眼里,创作剧本限制了作家的发挥,因为作家在剧本中表达的根本就不是自己的意愿,中国很多作家一陷入剧本创作便丧失了对文学的崇敬之情、丧失了作家最起码的尊严。然而就普遍穷困的作家而言,创作剧本无疑给自己带来了一笔客观的财富,对此,顾彬表示理解,但绝不赞成,“生活确实是一个障碍,但他为什么不在上午写他自己真正要写的作品,下午、晚上写剧本?”我国著名作家、清华大学教授格非认为:“作为一个著名的汉学家,顾彬既然这样说,肯定有他的道理。”他表示,“作家写剧本”一事,他认为顾彬的观点是正确的。“我始终认为,为电视剧编剧也是一种创作,但是这种创作所受限制太多,要受制于导演、观众甚至演员,要更多地考虑他们的想法。”(闻雪摘编)
作品信息
●贾平凹新小说集《废都》惹争议
贾平凹又出了一本《废都》,很多人以为这是那本绝迹多年的长篇小说《废都》的再版,于是一时间购买者争先恐后。可是,他们买回家一看才大呼上当,因为在这本书的腰封上用小楷小心地写着“此《废都》非彼《废都》”。经调查,这本新《废都》是正规出版物,贾平凹的确是作者,出版方为文化艺术出版社。可是新《废都》内容又的确与此前15年前初版的那部《废都》毫无关系,前者是一个小说集,而后者是贾平凹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两本书的名字竟然一模一样,难怪有人要大呼上当了。文化艺术社相关人士称,这本新《废都》的出版经过了贾平凹的同意,两书同名是贾平凹认可的。据悉,新书收录有一个中篇小说《废都》,此作写得比那部同名长篇要早,“由于种种原因,长篇小说《废都》已经多年没有再版,而贾平凹又很喜欢‘废都’这个名字,认为这两个字里大有意蕴,所以就将小说集也命名为《废都》。”尽管新《废都》腰封上已经印了“此《废都》非彼《废都》”的字样,但这丝毫无法消减贾平凹此举的罕见程度。“我从没听说过这种事。”一个资深出版人说,“两书同名的情况一般在伪书当中才会有,正规出版物很少见。”据悉,作品同名对实力派作家而言非常忌讳。几年前王安忆原本要给她的新长篇起名《遍地风流》,后来发现这个名字早已为阿城所用,这才改叫《遍地枭雄》。著名知识产权律师孔庆德认为,我国法律没有两书不得同名的规定,但贾平凹这么做似乎在职业道德上有一些问题。“这本新书里收了很多小说,他为什么偏偏要以《废都》作为他整本书的书名呢?这里面有误导的嫌疑。”(舒坦摘编)
●张欣出版长篇新作《用一生去忘记》
女作家张欣潜心五年打造的长篇悲情小说《用一生去忘记》近日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她以老到简约的笔调讲述了一个复杂的令人唏嘘的现代传奇故事。作品中塑造了亿万富翁、高级官员、富家女、金领男、打工仔、黑社会“砍手党”等现代都市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他们难以预料的命运碰撞。张欣表示,有人说,不是每个人都能脚踏实地地生活,我就是要过一种飘忽不定的日子。还有人说,我要用纸醉金迷的生活来普度我的迷失。在她看来,万众称颂的价值观未必是惟一正确的价值观。“我觉得文学并非要告诉别人怎么生活,而是说有人这么生活,并且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会有它难以预料的结果。”缺失了惟一正确的价值观的小说并不好写,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很多时候,她已经写不下去了,一面要照顾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一面要关注情节的合理发展,千头万绪的线索开始渐渐汇拢,每往前推进一步都有多种可能性,都要做出正确的可信的选择。“写这部小说真是又苦又麻烦,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也许是这种挑战同时也带给我写作的快感吧,内心深处我希望能够驾驭复杂和有难度的创作。”(闻雪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