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土家族三棒鼓产生的源流及其美学特征
作者:田 璨
一、土家三棒鼓产生的源与流
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思维特征、审美情趣等都与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土家族地区属于我国南部山区,这里山峦重叠、河流纵横、森林密布、地貌多样。较好的气候条件,适应多种生物生长,为发展多种经济创造了条件。土家族人自古以来都居住在大山深处,在春暖花开时,他们进入了繁忙的耕种季节,在这些劳作的间隙,还有一些休闲、娱乐,土家族称之为“歇气”。正是在这些所谓的“歇气”之时,人们在放松的状态下,随便的捡起地上的石头、树枝等,拿在手中抛丢玩耍。旁人见他们抛的灵活,好看,就在旁边给他们助兴,敲击木棒、石头、吼歌。在歌与抛的配合中,初步形成了如今三棒鼓的演唱形式。
历史上,不论什么时代,理想的作品必然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土家族三棒鼓演唱传统艺术的产生和流传都伴随着土家族人的整个历史进程。它的演唱内容触及了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最初,由于他们与外界接触太少,在他们的心目中,所有的天灾人祸都是老天爷造成的,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对自身民族信仰与崇拜。在这种愚昧肤浅的认识中,人们联络感情的方式,除了语言外,就是吼、喊、唱了。后来,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这种形式逐步形成伴吼伴喊伴唱的形式了。据说,当年秦始皇为了防范外界的侵略,强征夫役修筑万里长城,夫役们为了减轻疲劳、烦闷、在抬石、撬石的时候也就发出了一种劳动号子式的吼叫,姜尚助武王伐纣,利用三千巴人,穿戴着怪异的服饰,面具,抛丢各种利器,敲击各类物件,爆发出阵阵吼、喊、叫、唱等形式,与现在土家族三棒鼓的演唱形式略有相似。夏商时,开始有了歌舞,到周秦后,歌舞已经到了旺盛时期,在这些歌舞、演唱等形式的发展下,土家族的三棒鼓也随之发展起来,并开始成为了人民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如:民间小调《孟姜寻夫》就是典型的三棒鼓演唱形式:头走山海关/修到嘉峪关/未见夫君好心烦/让奴好伤感。……孟姜哭声惨/脑壳撞城墙/长城倒下一大段/红颜随夫亡。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三棒鼓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宣传工具。三棒鼓的演唱如火如荼,各个派别的红卫兵,高举着红旗,组织着三棒鼓的演唱艺人在村寨街头到处演唱,进行宣传。如:“文化大革命/扫除几种人/封资牛鬼与神蛇/可恶又可恨……封资修危害/不能排在外/刀割尾巴要痛快/彻底才应该”。从古到今,土家族三棒鼓最兴旺的时期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了。这种传统的文化兴盛多年不衰,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责任制到户后,艺人们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不少艺人金盆洗手改行投入到发家致富的热潮中。九十年代的打工热潮又使得一批艺人放弃了演唱。三棒鼓的演唱陷入了低潮。
近几年,我国启动了一系列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措施,2003年,文化部、财政部和国家民委、中国文联联合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意见》;同年6月,中宣部等部委下发了“重视民族传统节庆的意见”等等,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保护非物质遗产的热潮。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实施,土家三棒鼓的发展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例如:在湖北省来凤花鼓中有一首名为“和谐社会好日月”的唱词中唱到:“民间艺术节/城乡好闹热/我把花鼓打一则/唱个十二月。正月是新春/元宵闹花灯。……腊月是小寒/黄龙把腰缠/二人靠背把刀换/共同庆丰年。”
二、土家三棒鼓的美学特征
民间小戏是一种土生土长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现象的重要表现。在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中,民间的口头创作与民间歌舞表演艺术往往是最有活力的一个方面。它是语言传承文化和形体表演文化的综合体。表现了蕴藏在文化底层的历史、习俗和社会意识。然而,从我国整个戏曲的发展来看,民间小戏属于初级的戏曲艺术,它虽然反复唱于民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在一般人眼里它是所谓的“土货”,没什么艺术可言。但只要多接触一下,就会感到这种民间艺术里具有很充分的美的素质。土家族的三棒鼓也一样,通过长久的发展,它也具有自身的美学特征。
1、三棒鼓中崇高的精神美
我们知道,审美观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过程中所特有的态度和看法,它概括起来便是审美主体的审美习惯和见解。而对于分布在鄂、湘、渝、黔毗邻的武陵山区的土家族人民来说,他们的经济生活方式主要是采集经济、渔猎经济和农耕经济为主,他们每天都生活在深山老林中,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作为劳动者的他们,他们的审美观的主要特征是与适用性、与劳动美有关的。对他们而言,实用是美的前提,美同时也加强了实用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土家人民也经历战争流血,走向了团结、和谐。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人们不再向过去那样只是单纯的强调所谓的“实用”,而升华到精神文化的层次,从而追求一种“精神美”。在土家族三棒鼓的唱词中,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注重唱一些节气、春耕、播种等方面的内容,而是融入了一些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在这些唱词中,把一些古代的文言故事拿来传唱。像木兰诗、宝钗记、孟将女寻夫、三借芭蕉扇、愚公移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在三棒鼓中都有所体现。除此以外,在土家三棒鼓的各色唱词中,还有许多记录着革命时期英雄事迹的唱词,旗鼓寨上杀清兵、贺龙打龙山、唱红军等,到了新时期,各种各样反映现实生活点滴的唱词又层出不穷,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好、婚育新风进万家等。就这样,土家族的三棒鼓从追求“实用美”上升到追求“精神美”,逐步成为时代的纪录者。
2、三棒鼓中表现的力量美
劳动美又是民间劳动者看待事物与生活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土家族三棒鼓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人们在“歇气”的间隙用来表达人们劳动的热情,拿来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但随着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各方面的发展,三棒鼓也慢慢的成为了民间戏曲的一种形式,从对劳动的赞美发展到了一种更高的层次。
在美学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壮美”,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力的显现”,而在三棒鼓的形成与发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壮美”。
首先,三棒鼓最初的形成是劳动人们在平常的劳作耕种中而形成的一种演唱形式,而在这样的劳动中,他们或者一人作业,也或多人共同协作。因此,这当中有一种“和力”的显现,是壮美产生的基础。
其次,我们从三棒鼓所使用的器具来看。一般情况下,它以抛三根棒和敲锣打鼓得名,是土家山寨到处可见的一项以打击乐器、口头文学、表演技艺合为一体的文体活动形式。一般而言,他们使用的刀分别有镰刀、菜刀和杀猪刀组成。表演时,口唱词、手打鼓、脚踩锣,锣鼓节拍是按抛花棒、花刀速度的需要而定。打三棒鼓的技巧性很强,思想要高度集中,抛刀抛棒用力要适度,动作要敏捷准确,稍有疏忽大意,不但表演失败,还会被刀划破手脚或误伤他人。由此可见,三棒鼓的表演其实是一种力与技的结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