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再别康桥》是歌咏精神家园的爱情诗

作者:刘全卫




  送别吹玉笛,奏笙箫,常常是古人用来表现送别友人、恋人的,如“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送别》)、“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聂胜琼《鹧鸪天·答李之问》)。“别离的笙箫”和彩带化虹一样,是徐志摩在有意使用典故。
  为什么徐志摩不在《再别康桥》中直抒胸臆?试想,当时的徐志摩公开表白爱情,岂不是自取其辱陷林于不义?因此,只好采用隐喻采用意象来表达心中那不敢张扬的悱恻难解的痴恋挚爱,来献给心中的女神——这个让他获得新生却又不能生活在一起的女神。
  可见,“康桥”是徐志摩想象的意象,而不是真实的康桥。“康桥”是徐志摩“精神家园”的象征。这个“精神家园”就是林徽因的化身。
  
  三、林徽音对徐志摩的情感回应
  
  林徽因嫁给梁思成后,徐志摩也娶陆小曼为妻。但徐并未放弃对林的爱,而是把这种爱升华为对“精神家园”的渴慕与追求。
  徐志摩创办的《诗刊》第二期就发表了林徽因的三首爱情诗,徐志摩给予了极大的评价,说是佳句天成,妙手得之。徐的《你去》,明显是为林写的,诗中流溢着对林的温情、挚爱和崇高。《月下待杜鹃不来》、《月夜听琴》、《一个祈祷》、《明星与夜蛾》、《拿回吧,劳驾,先生》、《在病中》、《你去》等诗篇明显也都是写给林的,特别是《再别康桥》。
  林徽因的短篇小说处女作《窘》描述中年男子维杉钟情比他小十七岁的芝,芝不但没有反感,反而乐于接受。小说中的三人酷似当年伦敦的徐志摩、林长民和林徽因。林徽因的诗也显示她对徐的深情。《深夜里听到乐声》就像是回应徐志摩《月夜听琴》似的。《那一晚》、《情愿》和《仍然》等都是怀念一段凄婉悲凉的旧日恋情,这些恋情显然不可能写她与梁思成之间的,合理的解释只能与徐志摩相关。
  1930年林徽因在《那一晚》中,怀念她与徐志摩在康河游玩时的观感:“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照着秘密的星,那一晚两岸映着灯光;你眼里含着泪,我心里着了慌,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黑夜封锁起重愁。”诗中的情景,与《再别康桥》中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时空上完全吻合。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葬送生命,起因是为了要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因的演讲。徐志摩逝世后,悲伤的林徽因立即在《北平晨报》发表长文《悼志摩》,长歌当哭。
  1934年11月,林徽因路过徐志摩的家乡浙江硖石,触境伤情,写下《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问黑暗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梦似的挂起”的“梦”应对《再别康桥》中“彩虹似的梦”的“梦”。只有“彩虹”才能“挂起”,这里用彩虹指已远去的徐志摩如隔云端般可望而不可即。“别丢掉”,应对《再别康桥》中“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要惜别的恋情,林却要他别丢掉。“回音”,应是谐“徽因”。这与《再别康桥》中的“辉”和“荫”谐“徽因”是何其灵犀相通!林把自己比做是山谷中的回音。无论过去,还是将来,永远在你(徐志摩)的“山谷”中,你的“山谷”里永远有“回音”(徽因)。
  林徽因对徐志摩的感情,梁思成也给予理解并保持缄默。梁思成曾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送给林徽因。林徽因一直把这块残骸摆在案头,直到病逝。
  总之,“康桥”蕴涵着诗人不能张扬的衷肠,是寄托情感的意象,而非真实的康桥。“康桥”是徐志摩“精神家园”的象征。这个“精神家园”就是徐志摩想象出来的女神化身——林徽因,而不完全是现实中的林徽因。这个“精神家园”是徐志摩人生理想“爱、自由、美”达到至美至善境界的完美人间体现。它给了徐志摩不竭的创作灵感、不绝的灵魂安慰。
  
  参考文献:
  [1]《再别康桥》探微 关成玉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7年7期
  [2]独自重温的甜蜜旧梦——《再别康桥》解读 董水龙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8期
  [3]《林徽因文集》
  刘全卫,河南平顶山财贸学校讲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