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当今新闻标题媚俗化现象例谈

作者:李 瑛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它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巧妙地形成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换名,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蕴含丰富的效果。但是,如果一味追求生动,不顾新闻本体的代表性而随意借代,只会弄巧成拙,使读者望题兴叹。
  例:货车倒车撞塌“大肚子”(《江南晚报》2005年7月13日)
  初读标题,不禁使人心惊。一般来说,“大肚子”特指孕妇。文中的“大肚子”虽然加了引号,但由于受接受习惯和接受心理的影响,读者仍然会对标题产生疑问,“大肚子”究竟指谁?读完报道,方知是一家名为“大肚子饮食店”的餐馆。
  在这则新闻标题中,虽然作者抓住了这家饮食店的店名特征,但由于店名对于众多读者来说是陌生的,且不具代表性,因此,颇有故弄玄虚之感。
  反之,如果借代使用得当,则会使标题更加形象生动.
  例:《“徒儿” 休得无礼》(摄影报道)(《华商报》 2004/08/11 5版)
  这是一则摄影报道,说的是在西安名胜大雁塔南侧有座高大的标志性建筑——玄奘铜像,吸引着海内外观光游客,但由于管理不善,经常有孩童爬到“唐僧”身上玩耍,其行为甚是不雅。这个摄影报道的大照片选取了这样一个随意的场景,但由于“借体”得当,不仅使标题形象传神,而且使报道的教化意图更易实现,报道的分量也得以提高。
  
  四、视角冷漠,哗众取宠
  
  “标题者,新闻之缩影, 事实之骨髓”。新闻报道要尊重事实,但并不意味着是对事实非此即彼的简单描摹和渲染。展示视觉形象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和必读性,更是当前文字新闻与广播、电视新闻竞争的最有效武器。但是新闻是有倾向性的,这种倾向性表现为媒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读者打开报纸就应该感受到社会的价值取向,知道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同情什么,摒弃什么,这就要求新闻标题要能够与读者情感相通,能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但是,一些新闻为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极尽煽情之能事,以矫情诱人,不惜夸张、编造,有的甚至以旁观者自居,无视受众的感受,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效果,这样的标题虽然可以招徕人们一时的关注,但终因无视弱者和正义而丧失生命力。
  例:面包“拥吻”一女子飞出车外只剩内衣
  这是2005年5月12日成都某时报的一则事故报道,后为多家报纸和网站转载。如此悲惨之事,该报竟然用戏谑调侃的语气称之为“拥吻”,并对女乘客飞出车外身上只剩下一条内裤津津乐道。这种为吸引读者眼球而采取的缺乏人性关怀的冷漠态度是让人无法接受的,也与媒体匡扶正义、同情弱者的职责是相背离的,这种一味追求哗众取宠的短视行为是得不偿失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民日报》前总编辑范敬宜指出:“新闻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达到的是什么?总结几十年走过的新闻道路,我终于抽象出来两个字:感染……感染是新闻作品生命力之所在……”因此,标题的视觉形象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多视点、全方位地展开,以达到形象展示新闻事实,引起读者共鸣的目的。
  例:(引题)山东十位农民——(引题)
  (主题)扛一百斤煎饼驾三轮车赴灾区(《江南晚报》2008年5月27日)
  这则新闻说的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山东莒县洛河镇东皂湖村的10位村民,带着100斤煎饼,开着一辆农用三轮车,走了3000余公里,赴四川参加抗震救灾的事。从这篇报道的标题中,读者不仅感受到十位普通村民风尘仆仆赶赴灾区的艰辛,而且也被他们抗震救灾的真情和勇气所打动。
  新闻标题的点睛作用,要求新闻标题在制作中要抓住读者的视读心理,在内容上要突出真实性、可信性、公正性、为公众服务性等核心价值要素,在形式上要力求做到凝练简洁而不失准确完整,生动形象而不夸张编造,轻松幽默而不煽情刺激,通俗易懂而不媚俗费解,使新闻标题最大程度的取得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从而吸引受众,传播信息,实现新闻的价值。
  
  注释:
  [1][2]吴飞.新闻编辑学[M].转引刘路主编.新闻标题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133)
  
  参考文献:
  1.李希光《新闻学核心》[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2.刘路主编.新闻标题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瑛,江苏无锡高等师范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新闻写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