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信息16则

作者:舒 坦等




  
  
  ●曹禺之女万方获“曹禺剧本奖”
  日前,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在杭州颁奖,8部作品获曹禺剧本奖。其中,曹禺的女儿万方创作的话剧剧本《有一种毒药》,获得曹禺剧本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代表我国戏剧创作的最高水平。获奖后的万方十分激动。事后,她表示:“其实父亲当初并不希望我成为一名剧作家,认为创作太痛苦,他很希望我从事自然科学的职业。然而在后面的发展中,由于从小耳濡目染,我还是走上了从小喜欢的文学道路。当我手中握着刻有父亲曹禺肖像的奖杯时,我甚至和他说话了。我说‘爸爸,你应该会为我感到骄傲!’”谈起50岁后才开始写舞台剧,万方表示,她以前没写话剧,是因为她一直不敢写。她说:“爸爸没有写过小说,我写过;他没写过影视剧,我也写过;但一想到写话剧,我就不敢下笔。写话剧真的比写小说和电视剧难很多。直到50岁之后我觉得对人生有些积淀了,才敢动笔。”(舒坦摘编)
  
  ●日本名家竞相“超译”《源氏物语》
  在《源氏物语》即将迎来千年华诞之际,日本掀起了新一轮《源氏物语》的翻译热潮。江国香织、林真理子、角田光代、岛田雅彦等当今日本文坛炙手可热的著名作家竞相用现代日语新译《源氏物语》,其用现代眼光进行的个性化“超译”,更是赋予这部不朽名著新的生命力。成书于千年之前的《源氏物语》文字古雅简朴,明治时代之后,与谢野晶子、谷崎润一郎、圆地文子、田边圣子、桥本治、濑户内寂听等一批日本著名作家及和歌诗人就曾纷纷用“白话”翻译《源氏物语》,有的译者还加入了自己的创作成分,形成各自独立的作品,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原作的内涵,也使得这部经典名著日渐深入人心。11月1日《源氏物语》千年诞辰将至,随之而起的是“平成(当今日本年号)作家”新一波的《源氏》翻译热。最新一期的《新潮》文艺杂志推出《源氏物语》特辑,一口气刊登了江国香织、角田光代、町田康、金原瞳、岛田雅彦、桐野夏生等6位名作家用现代日语加上现代思维新译的篇章。(舒坦摘编)
  
  ●谭恩美小说被搬上歌剧舞台
  谭恩美2001年的小说《接骨师的女儿》近日被旧金山歌剧院改编成歌剧,进行了世界首演。谭恩美从五年前开始着手将小说改编成歌剧,整个过程与改编电影十分不同,令她感到很“神秘”。由于歌剧中许多段落直接来自她的生活,她必须亲自向歌唱家讲解每个场景的情感内涵。最先发现谭恩美小说的歌剧潜力的是德克萨斯州出生的作曲家惠士钊。在说服谭恩美将小说搬上歌剧舞台之后,惠士钊开始了中国礼仪和音乐之旅。他在2004年结识了京剧院的鼓师李中华,于是决定在西洋古典乐中加入一首锣鼓四重奏和两首唢呐曲。惠士钊还观看了陈士铮执导的19个小时的新版《牡丹亭》,其对古代传统和现代舞台设计的完美结合与惠士钊的想法不谋而合。“我觉得陈士铮正是我们需要的导演人选,他的《牡丹亭》在传统中加入了当代概念。他会成为我们的补充,因为我和恩美的视角都是美国的,而他生在中国。”旧金山歌剧院的总监大卫·高科利十分想将这部歌剧带到中国,并已经开始同上海歌剧院、北京国际艺术节接洽。(舒坦摘编)
  
  ●罗琳被授予“2008年爱丁堡奖”
  《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说作者、英国女作家J·K·罗琳19日被授予“2008年爱丁堡奖”。据美联社报道,评委一致决定授予罗琳“2008年爱丁堡奖”,以表彰她对苏格兰首府爱丁堡所作的贡献。罗琳激动地说:“爱丁堡是我的第二故乡,是《哈利·波特》7部系列小说诞生的地方,我的许多写作时光是在这座城市的咖啡馆里度过的。”她说:“自从15年前我搬到爱丁堡以来,无论事业还是个人经历都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接受这一荣誉对我具有特殊意义。”爱丁堡市市长乔治·格拉布说:“罗琳是爱丁堡的一笔巨大财富,这不仅在于罗琳拥有非凡的写作才能,还在于罗琳的博爱,在于她对众多慈善团体的巨大支持。”(舒坦摘编)
  
  ●佐伯泰英小说成日本“第一畅销书”
  若论当今最具号召力的日本历史小说旗手,恐怕非佐伯泰英莫属。他长达26个系列的代表作《打盹儿的磐音》累计销量已突破747万册,被誉为“平成(当今日本年号)第一大畅销书”。现年66岁的佐伯泰英可谓“半路出家”。他原本是位摄影家,曾于上世纪70年代初在西班牙住了整整3年,专注于斗牛题材的摄影创作。10年前,作为日本文坛“迟开的奇葩”,佐伯泰英转而投身历史小说的创作。然而,他的首部历史小说《琉璃之寺》却是在出版商十分犹豫的情况下勉强出版的,没想到面世仅一周时间便得以重版加印。此后,佐伯泰英一发不可收拾,以20天左右完成一册文库本小说的速度,接连推出《密命》、《秘剑》等一系列热门历史小说,他因此得了个“月刊佐伯”的外号。如今的佐伯泰英每有新作问世,不仅“佐伯迷”们趋之若鹜,还会出现书店员工在收银机旁、手推车及书架前当众争相阅读的“奇观”。与以往历史小说的读者多为中老年男性不同,许多职业女性成了《打盹儿的磐音》的忠实“粉丝”。(舒坦摘编)
  
  ●“大字报”让余华喜欢上文学
  在余华的人生履历上,写作之前,曾经有过5年的牙医生涯,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有过相似的“弃医从文”经历的鲁迅、郭沫若。事实上,那当然只是一种巧合。余华喜欢上文学跟牙医经历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倒是跟“大字报”有关。余华说,他念中学的时候,迷恋上了街道上的大字报,看着那些认识的人,怎样用恶毒的语言互相谩骂,互相造谣中伤对方。有追根寻源挖祖坟的,也有编造色情故事的,同时还会配上漫画,漫画的内容就更加广泛了,什么都有。“在大字报的时代,人的想象力被最大限度地发掘了出来,文学的一切手段都得到了发挥,什么虚构、夸张、比喻、讽刺……应有尽有。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文学。”后来当他真正开始自己的文学生涯时,对生活经验的认识,则大部分来源于报纸、网站的社会新闻或者朋友的道听途说。这些“二手现实”构成了小说的基础,然后余华依靠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叙事技巧组织成文章。“有一件事情给我印象很深……”这是余华讲一个故事的惯常开场。他常常饶有兴味地讲述一些让他感到惊心动魄的事件,一些“荒诞的”、“不可思议”的“轶事”。评论界认为,正是那种“把对极端经验的精细分析发挥到了最大”的做法,成就了余华的小说世界。对于写作,余华有句名言说,“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舒坦摘编)
  
  ●莫言当作家是为了“吃饺子”
  上海书展文化讲坛上,莫言告诉读者,他的文学之路是从阅读开始的,“读得多了都有了创作的冲动。”他回忆说,年轻的时候能够看到的书也就是红色小说和古典作品,一开始纯粹是看故事,从来也没想过以后自己也能拿笔写。“那个时候,我认为作家的职业是神圣的、非同小可的。”后来,莫言的一个邻居启发了他当作家的梦想。“那个邻居是个右派,经常向我描述济南一个作家的情形,说那个作家‘腐败’到顿顿吃饺子的程度。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我就想,我将来当作家是不是也能过上这么‘腐败’的生活呢?从此,我就梦想当作家。”但是,莫言一开始的写作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我按照‘文革’期间的阅读经验进行克隆,还开始投稿,但每次看到通讯员拿着牛皮大信封退稿就心凉。”终于,1981年5月,莫言的处女作发表了。莫言说,其实他当时的那个作品受到了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来信》的影响,而他后来接二连三地发表的小说也都有蓝本,是借鉴了外国作家的作品。因此,他得出结论,一个人在写作的初级阶段就是应该去大胆地模仿、借鉴。(舒坦摘编)
  
  ●李洱曾经冒充格非
  据《南方周末》消息,多年以前,李洱和格非等人还在上海华东师大读书。一天晚上,李洱到校门口的小酒馆喝酒。喝高了与几个小混混闹起了拳脚。书生李洱自然敌不过,被打得趴在地下。有行人过来问他,你是谁,住哪里。他大叫,我是格非,我是格非。格非正在校园的小径溜达,有人贴面过来仔细看看他说,你的酒醒了吗?格非不解。那人也不解,说你不是喝醉了被人抬回寝室了吗?格非急忙跑回去,见李洱在他的铺上仰面大睡。第二天早晨,格非问李洱,你为什么要冒充我?李洱说,你名气大,我说是你,他们知道把我往哪里抬。我要说我是李洱,他们一定就不知所以了。(舒坦摘编)
  
  ●胡耀邦购买《高山下的花环》送将士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最早投给《解放军文艺》,之后辗转到了《十月》,为著名编辑张守仁一眼相中,刊发于1982年第一期。结果轰动一时,洛阳为之纸贵。中央及各省市报纸争相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刮起了一股“花环”旋风。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74家报纸全文连载,50多家剧团改编上演,最终有9家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曾经创下单日180万册的印刷之最,发行量已突破千万大关。之后被拍成电影,更是风靡大江南北,感动亿万观众。在随后的全国中篇小说评奖中得票遥遥领先,高居榜首。1984年9月30日,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大庆,李存葆应邀到人民大会堂出席国宴。10月1日大阅兵之后,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自费购买了两千册《高山下的花环》,赠送老山前线将士。这个规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舒坦摘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