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秋愁意象解读座
作者:沈 鸿
凄清声调来渲染孤雁羁旅哀怨之情。结尾用“双燕”反衬孤雁。这首词通篇没有“孤”、“独”、“单”等词语,但作者自始至终都紧紧扣住“孤雁”来写。
这不是一首单纯描摹孤雁的形、神及其遭遇的咏物词,而是把雁和人巧妙地融为一体,咏雁就是咏人,雁孤独就是人孤单,用失群孤雁及其困苦来比喻自己国破家亡后,南北奔走,羁旅漂泊,困苦、凄凉、孤单的悲惨生活。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这首词是元丰三年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表达了词人的孤独感。起笔两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深秋寒夜图:月“残”、桐“疏”、漏“断”、人“静”,这是多么冷清、寂寥、令游子伤怀的时辰,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好铺垫。“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那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个在残月下独步、徘徊、踯躅、孑然一身、幽灵般的夜游者!只有那被惊动的未栖的孤鸿,或许可以借凄清黯淡的月光瞥见那个寂寞孤独的“幽人”。那孤高的“幽人”,就是缥缈若仙的“孤鸿”!那“孤鸿”就是作者自己。
下阕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惊”、“恨”、“寒”、“寂寞”、“冷”,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忧谗畏讥”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性格。他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自喜渐不为人识。”朋友陈慥约他到武昌去住,他也不敢去。他给陈健的信中说:“又恐好事君子,便加粉饰,云:‘擅去安置所,而居于别路。’传闻京师,非细事也。虽复往来无常,然多言者何所不至。”可见当时他因畏惧而选择独处的惨状。“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个“拣”字告诉世人,那是一份高贵的孤独,是自觉的选择,更交代了“无人省”的原因。这只桀骜不驯的孤鸿矢志不渝地坚持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愿像其他鸟儿那样轻易就放弃了自己的追求而随波逐流,他志怀高洁,千挑百拣,寻寻觅觅,却始终找不到诗意的栖居之处,这又倍增其“恨”,而更让人绝望的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的那个叫人断肠的悲剧结局,那就是“寂寞沙洲冷”。孤傲不羁的他只好流落在寂寞凄冷的沙洲。
鸿雁的叫声深远、幽长、凄哀,不是鹦鹉、画眉、喜鹊,声音清脆、悦耳。
在《诗经·小雅·鸿雁》中就出现“哀鸿”一词:“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到唐宋诗词,哀鸣的“断鸿”、“孤鸿”更是频繁出现。如蒋捷在《声声慢·秋声》中写了九种秋声,最后写道:“知它诉愁到晓,碎浓浓、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许多蟋蜂此起彼伏,一直叫到天明,好像有诉不完的愁苦似的。但蟋蟀在白天是很少鸣叫的,愁没有诉完怎么办呢?那就把一半分给大雁,让它去继续倾诉吧。张炎在《词源》中说,词的“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在蒋捷看来,雁声是所有秋声中最凄凉的声音,最能传达出秋天的悲凉特色,所以他把“雁声”安排为压轴。这是作者寓情于声,雁声就是人声,雁悲鸣就是人悲叹!写孤雁悲鸣的诗句很多,如“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虞美人》)“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无名氏《御街行》)“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柳永《玉蝴蝶》)“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柳永《夜半乐》)
那一只只失群的“断鸿”、“孤鸿”,不就是一个个形影相吊的失意文人吗?那一声声悲凄的哀鸡,不就是诗人们的一声声悲情的呐喊吗?
四、借鸿雁高飞,抒超然物外之渴望。
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深秋,大雁乘着长风,翩然飞向南方。这种情景不禁引起了诗人的遐想,他们渴望像大雁一样高飞,去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渴望像鸿雁一样无拘无束,达到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嵇康在《赠秀才人京》中高唱:“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诗人的目光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鸿雁高飞远去的,不只是诗人的视线,还有他那渴望自由的心。此时的诗人已化身飞鸟,在辽阔的长空翩然翱翔,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一种道家向往的逍遥游境界。这种俯仰自得、心游万仞的辽远境界,同样出现在浪漫诗仙李白的笔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两句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秋空万里送雁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李白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时刻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面对辽阔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南归鸿雁的逍遥、壮美的画面,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油然而生。然而,这份驰骋,这份逍遥,毕竟只是无奈的幻想,因为诗人的身心被现实束缚着,挣脱不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回首已逝的岁月,作者心烦意乱,忧愤悒郁。这里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正反映出个人遭遇的困窘。面对尘世的桎梏,诗人悲愤高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无穷的忧愁就像无尽的流水,任刀锋再利也斩不断。李白明白,现实中并不存在“长风万里送秋雁”这种可以自由飞翔的理想天地,他所能看到的只是“夷羊满中野,绿葹盈高门”(《古风》五十一)这种可憎的局面,他的鸿鹄之志是不可能实现的。怎样才能摆脱苦闷?只有与现实彻底决绝:“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不能实现的理想越美好,越让人感到悲哀。诗人渴望像鸿雁一样在广阔的蓝天自由飞翔,达到超然物外的逍遥境界,是因为幻想摆脱黑暗、污浊的现实世界。人又怎能脱离现实而存在呢?因而,此时的鸿雁被深深地烙上了悲哀的色彩。
秋天是肃杀、枯萎、悲凉、冷落的,见秋生愁,是一种文化心理,一种文化烙印,鸿雁则为秋愁抹上了最浓重的悲情一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