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关于将生态观念融入文学教育的对话

作者:鲁枢元 祝 禧




  李庆明先生在他的《哲学回归田园:一种现象学的透视》一书中曾深刻地指出:在中国文化里,庄子早就对技术文明保持了批评立场。陶渊明、谢灵运等所谓山水田园诗人也都对都市保持了一种必要的警觉。他们并不迷恋市井的繁华,相反,却对‘日落’、‘荒林’、‘哀禽’、‘幽谷’、‘飞泉’等表达了心驰神往的情愫。所谓‘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如此等等。中国古代田园文化所表达的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渔樵隐逸和峰峦浑厚的意境荡涤着那些久居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的文人的灵魂,使他们有可能忘却都市的奢华与烦恼,在城市之侧寻找一个精神的栖居之地。这对今人仍然是一种启示。
  我们已经不可能回到牧童时代,聆听村晚牧歌。但牧童带给我们的一种向往,一种回忆,一种安然自乐的心境,一种田园的情怀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虽然我们的儿童从一出生就在接受现代文明的濡化,但他们可以通过文学阅读,感受牧歌的清越、归雁的嘹唳、田园的闲适以及落日的苍茫、山泉的深幽。
  还有其他的一些课例。如《孔子游春》,通过孔子和弟子们在春天的泗水河畔赏春、论水、谈志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也是人类的导师,它能给人无限的遐想与启迪”,感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审美情趣,体会“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自然性情的流露。在另一些课例,如《推开窗儿》中,通过小诗的填空创作:“我不知道
  从哪儿来,当我打开小窗 扑了个满怀”来感悟阳光、春风、花香、鸟鸣的美好。明代小诗“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的审美趣味,让那流动于窗间的节奏和旋律回荡在儿童心间,让儿童多了一双发现自然美的眼睛,多了一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心灵;《望月》,让儿童沉浸在清幽旷远的氛围中,体会月亮女神的圣洁、柔美与祥和以及“自然赋予人的诗性与浪漫的情怀”;在《开天辟地》一课的教学中,用古老的“口耳相传讲故事”的方式,追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宇宙是从哪里来的”,体会“人生天地间”的意蕴,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妙吟诵中,感悟天地之伟大,自然之神圣。
  鲁枢元:您的这些教学实践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近年来我一直担忧的一个问题是,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中,个人生活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多,而人的天生的对于自然的感觉、感悟能力却在急剧减退。已经有人通过调查得出结论,现在孩子们天然的听觉、视觉、尤其是“夜视觉”能力都在迅速退化。我担心,以后成长起来的人们可能再也听不到“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秋风,再也看不到“沧海月明”中珍珠的闪闪泪光、“蓝田日暖”里美玉的氤氲如烟的辉光了,那岂不是我们民族文化传统、文学传统的最大悲哀吗?
  祝禧:是的,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文学课堂,能稍稍对抗现代社会给人的心灵世界带来的这一偏颇,让儿童的心智继续开出最绚丽的花儿。在文学课堂上,我主张创设广阔的、富于美感、智慧和亲和力的体验和能够陶冶性情的文化情境,通过文本与艺术的内在联系,精心地将文本内容和音乐、美术、图像进行综合融通,在充满美感的教学情境中探寻、体验和理解蕴涵在教材中的真、善、美、圣、爱等方面的丰富意义,达到《文心雕龙》中说的:“诗人感物,联类不穷”的境界,神与物游,因情成体,把不同感觉表象连接起来,构成各式各样的通感意象,将文化精神、人文内涵融渗于教学对象之中。
  同时,我还注意充分挖掘多元文化,特别是对中国文化重自然、重亲情、重生活、重人文、重经验等特点的开发、转换和创造。为此,我们编制了如“唱响童年的歌谣”、“月亮,我的故乡”、“蝴蝶翩翩”等同主题文化阅读文本;通过经典阅读,通过接触充满人文情致与底层流韵的民歌、对联、成语、农谚、童谣,让学生走进迷人的童话、寓言、歌谣、诗文里,走进绮丽奇妙的文学意境之中。长此以往,文学艺术也许会对矫正现代社会的某些偏执,对于救治现代人的种种精神病症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如鲁老师您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文学艺术的社会制衡作用较之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军事的制衡要‘柔弱’得多,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意向上、情感和想象上的制衡。”儿童需要接受这种柔弱的但却极具渗透力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或许是儿童归乡的最好的“归途”。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背后是价值的提升,这种价值也正在于培养儿童的自然质朴、纯真敏锐的心性,以防止在今后日常生活中被僵硬的理念、过度的大话、滥施的机巧所污染、所窒息。
  我一直认为,母语课程的改革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向母语文化传统的回归了。但总的说来,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文学教育占绝大部分)还是过于理性化和工具化。对此,我们恐怕还要作更多更艰苦的努力。文化启迪中教师的角色是导师不是技师。在这里,语文老师本身一定要做个有‘性灵’的人,诚恳、率真、感觉敏锐、志向高洁、内心丰富、独立特行,葆有自然天性、不失赤子之心,能够把自己的人格、心志自然地融会到自己的语文教育中去,在不经意间影响学生。您曾经说过,“我们需要一种无法计算、难以考量、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就是对文化的热爱,发自内心的热爱,这需要对于美的敏锐感受,对于善的由衷同情,对于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对于自然万物的敬畏与崇拜,对于自己的精神与性灵的涵泳与守护。”我希望自己永远怀着这种古典情结,葆有“赤子之心”,坚守文学精神,把文学教育坚持不懈地推行下去!
  面对文学教育艰难而又美好的憧憬,我坚信:诗意将化入我们的生命,艺术将真正地融进我们的生活,人类的个体将得到全面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对立将得到缓解,人将变得更丰富、更优秀、更美好,地球上的生态景观将变得更健全、更清新、更加朝气蓬勃。
  鲁枢元:我相信这是您的肺腑之言。一年来总是您听我讲课,今天听了您的讲课,您其实比我讲的要好,非常感谢您。
  
  鲁枢元,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祝禧,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