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解题模式
作者:钟霞梅
一、理解品味词句题
这种题型主要表现为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理解某词某句的含义,词句能否去掉、替换等。如07全国卷(1)15题,解释“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和“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这种题型在高考中出现频率很高,翻阅全国及各地高考卷,仅07年一年,就有十多题,几乎每张试卷都有涉及。分值由2分到6分不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了解这些作为设题对象的词语和句子的特点。从词语来看,它们考的是词语的内涵义,而非表面义;是词语的语境义,而非规范义;是词语的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反语义,而非本义。从句子的角度看,考题往往选择一些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统摄全篇的句子(即文眼)。解题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1.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2.明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3.作阐释。主要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词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或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明白的表述。4.行替代。把用自己语言理解阐释过的词句代入到原文,审查自己的表述是否符合原文的意思,是否忠于原文。
以全国卷(2)15题“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4分)”为例,看看我们如何来根据四步法进行答题。
首先定区域,要找到“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主要的位置,我们发现它们主要是在文章第四段、第五段和第七段。第二步明方向。结合上下文,我们发现“补天遗的道旁石”主要有三个方面:补天遗失在道旁的石头本身;自古无缘“补天”,而被放逐到这“地陷东南”的海岛作“道旁石”的名臣;现在在这里工作的不是“道旁石”,而是真正的“补天手”的人员。根据这一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道旁石在这里不仅用了它的本意,也用了它的比喻义,而补天是一种行为,补天手就是一类人的形象。第三步作阐释。我们用直白的通俗的语言根据上面的分析解释出它们的含义,语言组织如下: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在文中指被弃置不用的人才。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被放逐的古代名臣。第四步行替代。把我们得出的答案代入不同的段落,苏东坡诗中应该是用了补天遗弃的道旁石的本义,而第四段则指一些被放逐的朝廷弃之不用的名臣,第七段是指在这里安家立业的回到祖国的建设者,它们符合原文的意思。
二、归纳概括信息题
这类题型,也是历年高考的主打题型。它考查的是学生阅读的综合分析能力,主要包括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中心要点的能力。
常见的命题形式有: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个内容的,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文中的景(物、人、情)有何特点等等。如:07年江西卷16题和18题,有12分: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泰山很大”的?请加以归纳;结合原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泰山是一面镜子”。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对多方面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它们融为一体,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解题时,我们一般可分三步走:1、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把握各段各层的主要内容,进而了解事情的发展经过或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2、用原文的词语、短语,提取各部分的要点。3、对提取的要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整合。
例:重庆卷《告别三峡》17题,全文渗透着告别三峡的强烈感情,请具体说明其感情变化(6分)。显然,从题干看,这是一道要从全文入手分析的试题。所以,当我们通读完全文后,可以先划分一下文章的段落层次,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来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这篇文章脉络十分清晰,可分三部分:1、概述三峡即将变成一个狭长而巨大的水库。2、作者亲历三峡,目睹了移民告别三峡的情景。3、抒发议论,中国城市的发展正是移民的巨大功劳。当我们大致把握了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后,我们可以分别在原文寻找一些表明情感的词语。如第一段,当三峡即将变成一个狭长而巨大的水库时,作者写到“人们还是蓦然生出一种怜惜、怅然和失落”;第二部分,当作者亲历即将变为水库的三峡时,他说,“我和所有的游客一样,都显得多情而惆怅”,然而当他目睹了移民的拆迁现场后,作者“却突然发现自己和游人的多情惆怅是多么的空洞”。而三峡人虔诚举行的与三峡的告别仪式“一次次让我动容,让我顿生敬意”。最后,作者说“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显然对告别是肯定的,既而又说,“移民正成为当今中国具有活力和开拓精神的一个群体”,又对移民充满了赞赏。提取了各部分充满作者情感的词语及短语后,我们把它们加以整合,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答案:惆怅、失落——感动、崇敬——肯定、赞赏。
三、艺术技巧鉴赏题
艺术技巧,在这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可以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修辞等。常见的提问方式是:1、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2、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作用)?3、请赏析“……”这句(段)话。4、“……”这句话好在哪里?5、该文(段)语言有何特色?如07年湖北卷16题、17题、18题都属于这类题型,共有14分: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具体说明,并分析作用。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
这类试题,答题一般也可分三步走:(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艺术手法。(2)明确该手法的作用。(3)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其表达的内容及表达效果。所以,在做这类题目前,教师要把一些常用的艺术手法的基本概念、术语及不同手法的作用作为知识储备教给学生,以不变应万变,从而确保答题的规范和完整。
如,扬抑是表现手法,它是先从反处入手,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的特点,使情节多变,对比鲜明。排比是修辞方法,它的作用有强调对象的特性,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长于抒情,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景物描写属于表达方式,它主要是提供背景,勾勒环境,营造某种气氛。以景衬人,突现人物性格,表现作者情感。……总之,我们学生对它们各自的分类及作用一定要事先做好积累工作,做到心知肚明。
要引起重视的是,艺术手法作用的分析,一定要结合不同的内容展开阐释,绝不要以为仅仅把它们的作用照搬上去即可。如全国卷(1)16题,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通过分析,我们学生一般不难发现该段主要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但我们回答它们的作用时不能只说,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照抄比喻作用)或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照抄拟人作用)。这样泛泛而谈的简单套用,是拿不到高分和满分的。我们必须结合具体内容写出,如通过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了事物的什么特征,或通过拟人把什么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怎样的行为和情感,表现了它怎样的特征和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知识储备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