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中职校说话训练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作者:回新岭




  多年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一直未能攻克“语言表达”这一堡垒——学生抱怨作文难写、不愿练笔,教师感慨作文难教、高耗低效;说话能力,本身作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另一重要方面,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却长期被中学语文教学忽略。毋庸置疑,这种状况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寻找有效突破口,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就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本人在近几年的摸索实践中发现,加强说话训练,以说促写,不失为全面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说话训练的作用与意义
  
  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分为说话与写作两个方面,说话是口语表达,写作是书面表达。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但要彻底纠正长期以来注重作文教学、忽略说话训练的偏差,还应该将说话训练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听说读写能力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抓。事实上,叶圣陶先生早在1924年就精辟地指出,“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思想之门、逗引学生发表之欲的一个“总枢纽”,“说话训练”在语言能力教学中起着基础和决定性作用。
  
  (一)说话是表达的基础。
  说话能力,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最基本的能力。文字出现以前,人们就是依靠口耳相传,使信息得以传播和交流。毋庸置疑,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在口语基础上产生。同时口语对书面语又有着决定作用。一般来说,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人,书面表达能力也较强。久盛不衰的诸子百家先贤著作,不少篇章就是他们先期“四方游说”的言论总结。语言大师鲁迅、叶圣陶、老舍、赵树理都主张写作应贴近口语,应当“怎么说就怎么写”;一篇好的讲话,整理出来就应是一篇好文章。作家戴厚英在她写的《倘若我教中学生作文》一文中说,她的中学老师“从来不把作文看得多么高深、玄虚,他们一再教我作文如说话,心里怎么想,口里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写清楚就好,……我的写作能力也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在外国,古埃及、古希腊、罗马也十分重视“话术”(说话技巧),修辞学、演讲学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在先,“文”在后,说话是基础,写作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的言语活动。明白了说话与写作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自觉遵循这一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有序、行之有效的语言训练。换而言之,要想全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强化基础,重视说话能力的训练。
  
  (二)说话训练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
  说话同思维之间互相影响、彼此制约。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说话,总是在思维的参与和支配下进行的。一个人在说话之前,首先要凭借词句形成内部语言即思维。而说话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思维结果表达出来的过程,同时也是整理加工思维的过程。说话训练要求语言表达用词要准确(概念明确、清楚),条理要清晰,看法要明确(判断鲜明),要有逻辑力量,这些都是思维品质的语言表现。可以说,说话训练与思维训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说话练习,可以培养一个人敏锐的观察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可以提升一个人思维的开阔性、条理性以及周密性。而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则为写作表达夯实了基础。由此可见,说话训练对全面提高表达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用。在美国的中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说话训练的方式来实现的,如讨论、演说、辩论、访谈等,全然不像我们那样只抓作文而不管口语。事实上我们这样做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而是为了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
  
  (三)说话训练比写作训练效率更高。
  说话训练能消除学生作文的畏惧心理。写作过程是由积累到思考再到表达的过程。而现实中,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在教师命好题后不得不写的被动写作,或困于没有生活积累,或苦于缺乏情感体验,内心畏惧便自然产生,作文训练的效率也自然不会很高。而说话有渲染的氛围,使人心情舒缓;有双向的交流,提供了向他人学习的渠道;说话对象就在眼前,容易激起表现欲;说话的字句可多可少,更没有严格的语法、文法要求。所有这些都利于表达兴趣的培养。兴趣有了,畏难心理消除了,提高写作能力就容易实现了。
  总之,说话训练是多向的、动态的、及时的、开放的。在训练过程中,人们可以及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可以及时纠正偏差,改变认识;也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因此,说话训练也是十分高效的。与之相比,作文训练就相对显得单一、静态、滞后、封闭,时效性自然大打折扣。
  
  (四)加强说话训练是人们立足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当今社会,信息如潮,经济联系、人际交往、信息传播与交流越来越繁密而多样。语言作为一种沟通媒体,正以各种形式步入现实生活的每一角落。政治文化和思想上的交流与撞击,学术上的交融、吸收与争辩,情况的介绍,观点的宣传,不同意见的探讨与争论,人际关系的调整与处理,以至于汇报情况,接待来访,批评说服,宣传鼓动,商谈接洽,讨价还价……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说话。提高语言能力,跻身竞争前沿,已成为现代人不可回避的迫切问题。能力有高低,说话有文野,一个正常的人,固然会开口说话,但要达到说得得体、准确、简洁、流畅,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接受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我们今日所面对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快就要步入社会,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可能离群索居,只要他们是社会的一分子,就应该具有较强的说话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在信息交流复杂纷纭的现代社会中生存、发展。因此对中职语文教学来说,加强说话训练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二、加强说话训练的策略与方法
  
  (一)密切结合课文阅读,相机进行说话训练。
  长期以来,语文教材几乎在每篇阅读课文之后都设计有“思考与探究”“讨论与练习”等训练题目,对其中的“思考”“讨论”“探究”等内容,由于应试教育的干扰,许多教师都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可当我们从提高说话能力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些训练题目,它们的价值骤然凸现,说话训练则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现成的教学资源,密切结合阅读教学来相机进行。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课后有这样的问题:“《红楼梦》可以作为了解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读了课文,你对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家庭有哪些认识?”《游褒禅山记》让人这般思考:“王安石从一次十分扫兴的游览中领悟出一番人生道理,写下千古传诵的名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读了本文后的感受。”再如《张衡传》课后练习:“郭沫若曾评价张衡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课外搜集资料,联系课文,以‘我看张衡’为题,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演讲。”针对这些题目,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说话练习,学生或分组讨论,或全班交流,或登台演说。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加深和拓展了学生对阅读教材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又促成同学之间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总之,紧密结合阅读教学,多层面开展说话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二)设置说话训练专题活动,使说话能力的培养系统、有序。
  教学实践中,应分阶段设置专题活动,主要包括朗诵、演讲、讨论、辩论、访谈等。每个专题中要有两项内容即“指导与探讨”和“实践与交流”。“指导与探讨”主要介绍基础知识,为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出提示和辅导,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或在活动之后反思检查。“实践与交流”主要是创设活动情景,设计活动话题,以供学生有选择地开展,通过实践活动或实际操练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加强合作与交流。知识的介绍要力求精要易懂,简练实用;所提出的问题要针对性强,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效监控,及时纠偏补漏,对活动效果要客观总结与评价,注意激励与表扬。例如,针对中学生的吸烟现象,本人曾设计了一次口语训练课。为了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我创设了让“学生劝老师戒烟”的情景。由于设置得当,学生们的发言积极踊跃,有理有据,声情并茂,收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三)说话训练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充分利用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练习表达与交流。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担任导游与游客,商务保险专业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扮演保险代理人与客户等,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工作情景,有效开展口语训练。在这样的训练活动中,学生必然思角色所思,想角色所想,根据不同的说话对象,相应地运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进行交流,表现出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这种面对面的、你来我往的信息交流的方式,内容切合实际,趣味性强,无疑会使学生的聆听、表达、合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能力大大提高。
  
  (四)留心生活,在生活中练习。
  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仅是家中、学校里,还有周围所有可能接触到的情境,也就是社会大环境。他们会遇到教师预料之外的事,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们就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把在课堂上、书本上学到的口语交际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也可到商场、闹市中看看听听别人是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的,把自己认为好的学一学并记下来。比如:有的学生家长卖菜,我们让这些学生在节假日里跟着家长先去批发市场学习批发蔬菜,再到摊位上来做零售,让学生与各个年龄层次和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交流,在具体的实践中学习、运用。学生在口语能力增强的同时,也学习了生存的本领,并为他们今后的自主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学生的说话训练是贯穿整个语文教学的,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就更为重要。学生不仅要能说且要会说,更要说得好,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说话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及综合素质。
  回新岭,教师,现居广东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