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依据词汇属性有效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作者:周艳丽 程 阳




  词汇就是语言里的词和词的等价物(如固定词组)的总和。它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人们的语言交际也就没有可能。因而,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George·welkins)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里说:“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但是如果没有语汇,那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这也说明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不是一般的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其重要性甚至超过语言的另外两大要素——语音和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精读课、阅读课、口语课和听力课的多数课堂教学是从词汇教学开始的。因而,重视词汇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结合语素、字和词教学
  
  吕文华(1999)发表《建立语素教学的构想》:“构词法是教学中的一个空白。……语素教学除了有助于汉字的认记、消除错别字以外,其主要作用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词汇、掌握词汇以及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解决词语难的途径是建立语素教学。”语素教学就是要讲一个新词时,把那些常用的、构词能力强的语素的意义教给学生。学生在学会了一个语素的基本意义之后,再接触由这个语素组成的其它新词时,就会根据该语素义去理解和记忆新词词义。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相对轻松一些。如,在教“发现”这个词时,“发”是一个构词能力较强的语素,如果我们教给学生“发”的语素义,那么学生遇到“发生”、“发展”、“发源”、“发射”等生词时,就可以根据“发”的语素义进行猜测。这与汉语的词语结构特点密切联系。汉语的单词不同于拼音文字的单词,它的成词要素是单个的字,而大多数字都有独立的意义,很多情况下单字作为语素组成词后其意义没有什么改变。汉语语素义和复合词词义、语素义和词的结构都有关系。
  贾颖(2001)提出“字本位”的设想:“以字为本位进行词汇教学,教给学生的是方法性的知识,因为字在汉语中以动态的形式存在,有限的字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构成不同的词。由于字在词中的意思基本不变,这样掌握了字与构词法,就能以简驭繁,迅速有效地扩大词汇量,所以以字本位进行词汇教学必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它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知识,它培养的是学生自学汉语词汇的能力。”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是比较直观的,可以通过象形、指事、会意等造字法的讲解,使学生能够联想、分析出字义。例如:“本”下的小横表示树木之根,与“本”组成的词往往有“根源”、“原来”的意思,如“忘本”、“根本”、“基本”、“本意”、“本来”、“本能”、“本色”、“本土”、“本性”、“本质”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词义,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据1988年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统计,用该表中的3500常用字对200万字语料作覆盖率检验,可覆盖语料的99.48%。也就是说汉语词汇基本上是由这3500常用字(所记录的语素)组成的。所以在词汇教学中有意识地突出汉字教学,对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快速扩大词汇量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语素、汉字和词相结合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很有意义。
  词由语素构成,在进行语素教学的同时还应教给学生一些构词法的知识,这样就从认知的角度让学生了解一些构词的基本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语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比如联合结构中的并列关系、动宾结构中的支配关系、主谓结构中的陈述关系、偏正结构中的修饰关系及补充结构中的解说关系。掌握构词法,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一些词语的含义。例如,“心急”、“猴急”,“心急”是主谓式,意为“心里着急”,但是,如果把“猴急”也理解成主谓式,解释为“猴子着急”那就错了。如果学生掌握了构词法,知道“猴急”是偏正结构,就会得出正确的解释“像猴子似地着急”。有些词的语素之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能拆开来说,而有些则可以,后者叫离合词。我们可以说“见了个面”、“看了场电影”、“洗了个澡”、“开了个会”,但学生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组合:才“见面我的朋友”,“学了一年的习”、“毕完了业”。这些都是学生不了解词的结构方式造成的。因此,进行词汇教学时,结合构词法很有必要。
  
  二、结合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教学
  
  组合关系和是词汇的两种基本存在形式。组合关系讲的是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聚合关系讲的是词语类聚。
  词语搭配是词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学习词义的同时应该掌握词的用法。例如,“交换”和“交流”这两个词都可以充当句子的谓语,都可以用英语的“exchange”来解释,因此我们可以用词语的搭配进行讲解,“交换”的宾语是意见、礼物等,“交流”的宾语则是思想、经验等。再比如,“热诚”多用于对人,“热心”则既用于对人,也用于对事。“损坏”与“损害”搭配的词语的语义类型也是不一样的,与“损坏”搭配的名词多为电器、家具、设施等具体事物,而“损害”的搭配对象多为“国家、集体、名声、健康”等,又如“充足”多用于说明具体事物,“充分”则多用于说明比较抽象的事物,如,准备工作充分/论证充分等。离开用法,孤立地讲词义,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而且容易套用母语中与之对应的词的用法,产生母语的负迁移。因此,除了通过翻译(用其它语言中对应的词注释的方式解释词义)外,还要通过词的搭配形成词组,词语例释来引导学生领会理解该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汉语“结婚”、“见面”可以和英语的“marry”、“meet”对应,常有学生说出这样的句子“李明结婚王丽”“张华见面孙军”。词语搭配在词汇教学中作用重大。徐子亮提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全过程就是汉语模式的构建和匹配的过程,应该把搭配问题贯穿汉语学习的始终。
  有些词的教学适于结合与之有聚合关系的词来讲。扩大词汇量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词语中某个有类聚作用的语素,我们可以利用横向联系的方法,把带有该语素的其它词也教给学生。例如,讲“扌”的“打”时,可以把“抽”、“拍”、“接”、“抢”等与手有关的表示动作的词同时教给学生,还可以让学生举出其它相关的字来加深他们对“扌”旁字的理解掌握。又如,讲到“美化”时,我们还可以讲“丑化”、“恶化”、“净化”、“绿化”、“现代化”、“大众化”等。这样有助于学生联想记忆,也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当我们讲解一个上位词时,也可以借助词的聚合关系,说出下位词时,学生就能基本掌握这个上位词的含义。例如,要讲解“电器”这个词时,我们可以罗列一些属于“电器”范畴的词,如电话、电灯、电炉、电扇,电冰箱等都是电器。讲“交通工具”时,我们可以说“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地铁”都是交通工具,讲“颜色”时,同样可以把“红、绿、黄、蓝、紫、橙”列举出来,这样学生自然就会领会这些上位词的含义。
  
  三、结合语境教学
  
  所谓语境是指词语出现的语义环境、句法环境等。一般来说在具体的语境中一个词的意义具有确定性,由此运用语境可以加强对多义词的理解,对同义词、近义词、同音词等的辨析,而且语境的鲜活性又利于加强记忆。语境教学法对汉语虚词教学尤其适用。由于意义比较虚,一般不能像讲解实词那样去解释,而语境为虚词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虚词是汉语的语法手段之一,在词汇教学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下面这种就虚词教学来谈谈语境教学的方法。
  1、特定的语义环境。一些虚词除了自己固有的含义以外,在使用的时候还有自己出现的特定语境。如“总”,它的意思是表示说话人所作的估计、推测以及提议、要求、论断等是一定范围里最基本的、最有可能或最应该实现的,但是说话人常常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在觉得较高的估计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才退一步提出最低估计和要求等。
  2、特定的句法环境。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固定,这里我们只谈句类的情况。汉语有四种句类:陈述、祈使、疑问、感叹。某些虚词只能在某种特定的句类中使用。有些学生不了解这一点,常常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
  语素、字和词结合教学立足于汉语汉字自身的特点,如表意性,是基础之基础;搭配注重词汇的使用,在打基础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境教学灵活性很强,对虚词教学尤其重要。词汇教学无小事,需要语言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不断思考,不断发现,总结归纳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提高词汇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推进整个对外汉语教学。
  周艳丽,武汉大学文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程阳,湖北襄樊机电工程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