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语文课如何落实语言教学

作者:全 富




  语文教学要提高效率,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不能不加强语言教学,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增强师生的语言意识,明确语言教学的重要,从而给以应有的重视。
  
  一、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性材料,为语言运用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语言必须以积累大量感性材料为基础,没有必要的积累,识字不多,词汇贫乏、句式单调便谈不上运用。相反,积累丰富,读说听写就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这才具备了提高语言能力的条件。
  语言材料的积累,主要靠学生自己的实践,但教师也应适当地指导点拨,因为学生的认识往往有模糊笼统的毛病。如记了一个成语却不求甚解,读了一个好句不知其妙,背一个文段却未解其意。这些都有赖于教师的点评;哪些文学作品对学生有好处,在阅读作品时把握其中的哪些妙处,从中应学到什么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效的积累。
  
  二、“咬”住语言不放,把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教学落到实处。
  
  加强语言教育,最主要的是要贯彻落实于语文阅读教学之中。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大量文章,文质兼美,大多是运用语言文字的典范。加强语言教学,就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在范文的阅读教学中,“咬”住语言不放,引导学生通过咀嚼、理解语言文字去正确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去完成语文教学中有关品德教育和情操培养等任务。要抓住关键词语,反复玩味,真正把语言教学落到实处,在阅读教学中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下面简述几种具体做法:
  1、分析欣赏法。在阅读教学中,深入钻研课文,对其中一些成功运用语言的词句或语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欣赏,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不仅能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强化学生的语言意识,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如鲁迅的小说《药》中有一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情节描写,“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教师先引导学生研读这段话,要求找出这段文字中选用的动词,并说出每个动词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对象,是不是贴切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把找出的动词归类分组。第一组是描写老栓胆小怕事、犹豫不决心理和动作行为的:“踌躇”、“想”、“摸”、“不敢去接”;第二组是描写康大叔蛮横倔傲、贪婪凶暴的心理和动作行为的:“嚷”、“抢”、“扯”、“裹”、“抓”、“捏”、“哼”。这一段仅有百余字,却一连用了十几个动词,恰切地描写了不同对象的动作,表现了不同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通过分析,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祖国语言词汇的丰富,表达功能的细致,从而养成热爱语言、重视语言、学习语言的良好习惯。
  2、替换比较法。比较是评价一个词或句子表达的好坏。训练学生揣摩词语的语境义、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提高根据语境选词、选句表达能力,比较是有效方法。如《拿来主义》一课,“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一句中的“捧”、“挂”,要让学生体会其妙,可能分别替换成“拿”、“摆”作比较,让学生明白“捧”、“挂”表现出郑重恭敬之态,但毕竟只有几张,又显得那么寒伧可怜,更能揭露出“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又如《荷花淀》中水生嫂看见水生神态不同平常,就问:“怎么了,你?”对这句式特点及表达作用的理解,可以换成“你怎么了?”两相比较,让学生意识到两句都是疑问句,但原文强调了“怎么了”,把水生嫂心中的焦急,对男人的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比较推敲,学生在深深叹服作家用字精当妥贴的同时,会更加敬佩其纯熟而出色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由羡慕而学习,而模仿,而创造。
  3、设题判别法。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题目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中有关句段,设计一些选择判断题,穿插于讲读之中,让学生讨论、判别,启发思维,增强语感,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如《我的空中楼阁》中有两句关于小屋的灵动描写: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的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可以设计如下题目让学生判断:A、“飘过”可以换成“划过”,B、“掠过”可以换成“飞过”,C、把小屋比作“风帆”和“飞雁”使小屋富有了动态和灵气。…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语境进行分析讨论,选择判断,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设计这一类练习题,让学生随机练习,对学生理解范文作品的语言的深层含义,增强遣词造句能力,都大有好处。
  4、修改例示法。在中学语文课本的选文中,有许多课文都是经过作者或编者一再精心修改过的。这些修改文章的佳例,有属于炼词锻句的,有构段成篇的,也有提炼标题、斟酌标点的,教学时多搜集一些有关资料,选择适用于教学的修改佳例,引导学生对照原稿或初稿与改定稿,分析研究修改的道理,这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好方法。作家或编者的苦心锤炼之处,往往正是悟得语言表达真谛之所在。学生在对照中展开联想,进行评议,探究原因,可以从中认识至如何使语言表达通顺、得体,合乎规范,既提高了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又学到了相关的语言文字知识和运用技巧。
  
  三、规范作文训练,在写作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
  
  写作练习是学生进行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规范作文训练,在写作教学中加强语言教学,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无论是作文指导,还是批改讲评,都要重视语言因素。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作文水平,培养他们改文意识和改文习惯十分重要,对于学生作文修改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我认为关键是指导其自改、会改,要让学生认识到修改对于锤炼思想、磨炼语言、提高文章质量的作用,还要教给方法。教师除进行修改示范外,还可介绍名家的改笔佳例、同班学生中的修改佳例,或者选择典型作文印发给学生,组织集体讨论、修改,通过多种方式,启发、教育学生学会改文、重视改文,并在写文、改文中强化语言意识,努力写好每一次作文,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开展各类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加强语言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必须走出课堂。课堂毕竟是个小天地,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广阔天地在课外。我们还必须积极认真地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除了指导他们在课外广泛涉猎,多读名篇、时文报刊,勤于动笔,多做笔记外,还要适当地组织开展一些有利于锻炼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语言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语言知识竞赛、作文比赛、影视评论、出墙报及手抄报、开设语言规范化知识讲座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把培养语言能力这一任务延伸到与学生广泛接触的日常生活的土壤中去,让学生处处耳濡目染,处处受到有关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教学,就得课内课外一齐抓,重视语言实践的指导,强化读写听说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全富,教师,现居湖南沅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