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关于语文教育的几点研讨

作者:李 冰




  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我国现行的语文教育方式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弊端。早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全国各地不断发起“语文教育大讨论”,以期推动语文教育的改革。然而时至今日,语文教育依然遵循着旧有的方式向前滑行,走不出习惯左右的力量。这固然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必然结果,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在语文教育上的缺失。
  
  一、语文教育的目的。
  
  无可否认,语文在根本上还是一种工具,学生们学习是为了使用,但学生们在学习中能通过对语文中表达出来的情感体会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了解生命的本质。这是一个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培育,所谓语文的人文性也即如此。现代语文教育存在的误区之一是只把语文当成工具而忽视了它的人文性,有些职业学校把语文课改成了写作课,以为只要教会学生写各种应用文,语文课没有开的必要。这种做法是没有认识到语文课蕴含的丰富内涵对学生精神上的滋养,中华文化以博大精深闻名于世,通过语文课认识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吸收其中的营养,是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其承载的任务,古人曾提出过“文以载道”。我们民族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也是以这种方式代代传下来的。所以语文教育既可看做是对使用工具的学习;也可看做是提高自己思维能力、掌握思维本质,对生命本质思索的学习。两者不可偏颇,其实专家学者们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两者能够统一。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兼顾它的人文性,那对学生的影响会是巨大的。
  
  二、语文教育的重点。
  
  以语文教育工具性的属性而言,它的重点在于对文本的研究和解读;而以语文教育的人文属性来看,语文教育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精神结构的重组,增强其对美恶的识别能力和提高其审美情趣。可以说,语文教育的重点是其目的实现的前提。而现在我们语文教育所要的结果使许多老师很为难,一方面是学校、社会向老师们要学生的考试成绩;一方面是学生们不囿于教材所限的求知眼神。这种情况曾让许多老师左右为难,因为考卷考的是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使用,强调的是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会抱怨老师讲得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以笔者所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很好的渗透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这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付出相当大的努力,以言传身教、移化潜默的方式把这些内容传达给学生,这不仅是对现代语文老师们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考验其工作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的责任首先是培养人的立身处世,其次是教以技能。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是多元的。所以说,一个学生的成才与否是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而一个学生对自身、家庭、社会有成熟的看法和认识,则是语言教育中人文性的具体体现。
  
  三、语文教育的创新。
  
  近来,各门学科的创新说层出不穷,一时间,创新意识成为衡量教师水平的软件之一,但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创新意识很容易走入误区。一是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用教学课件代替常规教学,而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少了,很容易使自己对教材的认识走向偏执和盲点;二是教师们普遍以为只要掌握教学技巧就可以上好语文课,忽视了对于语文教育,不光是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简单。由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所谓文化底蕴,就是对于人类的精神成就分享的广度和深度,就是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语文教师只有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带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才能完成《课标》所建议的: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不只是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教学技术那么简单。所以如何做到语文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是所有关心语文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及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标。
  李冰,河南经济管理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