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文学阅读课学生自我缺失分析

作者:苏宏伟




  新课标必修课程阅读和鉴赏第二条、第三条指出:“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体现了主体性思想,为文学阅读乃至整个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指出了方向。
  然而,从目前的文学教学来看,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自我”缺失。推究一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真正缺席
  
  请看下面的课堂教学案例:
  教师教《〈宽容〉序言》一文时,其步骤如下:1.解题——何为序言;2.介绍作家作品;3.请学生解释文中部分词语;4.师生分析课文内容,给学生五分钟时间思考五个问题(①从整体看,无知山谷的故事反映了哪些历史规律?②先驱者悲剧的根源是什么?无知山谷的律法是怎样的律法?③守旧老人所代表的反动保守势力有哪些特点?④无知山谷的群众前后有什么不同?他们在内疚之余,应该吸取什么教训?⑤这篇序言在写作上对你有哪些启示?),五分钟过后,教师马上指明学生回答,然后很快向学生揭示答案;5.教师归纳中心;6.概括写作特点并让学生回答用寓言的形式写作的好处;7.布置完成作业及课后练习。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课堂上内容倒是很丰富,问题设计较有启发性,但留给学生可支配的时间只有五分钟,不要说读一篇课文的时间不够用,连思考的余地都没有,何谈学生的感悟呢?学生只有听老师往自己脑袋里灌答案了。老师操纵着课堂的节奏,用自己的预设来框住富于个性、灵性的学生。学生们的创造性火花还没来得及燃烧就已被熄灭了,他们在课堂上只有当木偶了。
  
  (二)言说的缺失
  
  文学阅读中学生的“言语诉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他们的言语表达实践,才能评判阅读教学中学生言语学习的水平和个性化的见解。实际上,课堂教学中,教师能让学生有异议吗?请看下面教例:
  教师激情澎湃,分析且板书《记念刘和珍君》之内容要点、感情线索,眼看水到渠成,标准答案“款款”而降,突然,一个学生举手发言:在这篇课文里,鲁迅的感情始终在“说”与“不说”之间。“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没有”——“先生还是写一点罢”——“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些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他不断在“说”与“不说”之间犹豫和挣扎。所以,在这篇课文里,鲁迅的情感线索是两难,是沉重,是两难的沉重。老师怒曰:错!鲁迅的情感线索只能是悲愤……
  学生充满睿智的解读遭到老师随意的抹杀,他把学生的理解纳入自己的思维圈内,非此解不可。由此而知,在这些外在的强制下,学生主体性能不丧失殆尽吗?难怪学生说:“语文课是上得最轻松的一门课,因为我们可以不用脑袋去听课——其实只用耳朵就足够了,也不用担心笔记的问题,我们的手大部分时间是闲着的。”这可能是学生的真心话。
  
  (三)兴趣的丧失
  
  阅读课上,学生的时间被无情的占用,课余时间又被淹没在一大堆复习资料中,从早上5:00到晚上10:30,“马不停蹄”,教室——饭厅——厕所——寝室四点一线,把学生当成工具来培养,如此以来,就会让优秀生慢慢丧失灵气,让后进生慢慢丧失生气。长时间的压抑,即便有一点闲暇时间,他们不去阅读经典文本,而是“快餐化”的阅读,追求娱乐、刺激。“他们较之探究祥林嫂的不幸,包身工的苦难,学生更乐意探讨‘小燕子’的义气,黄蓉的精灵;较之《茶馆》、《日出》的教学影片,学生更愿意欣赏《哈利·波特》和《魔戒》;较之白纸黑字的经典阅读,学生更倾向于感官性的音像制品,如卡通、游戏软件等。”这样缺乏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的学生,就好像《儒林外史》中那个马二先生游西湖一样,只知此为西湖,而西湖的美景却难以在他心中升腾起一点美感和诗意来。
  苏宏伟,教师,现居河南平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