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个性阅读中的三大悖谬现象

作者:赵 成




  个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阅读教学亦如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注重个性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新课标倡导个性化阅读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接受并践行。但我们在践行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较多的与《课程标准》相悖谬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
  
  一、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与《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之悖谬
  
  《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就阅读目标明确提出:“(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而且注明阅读参考附录《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建议中课外读物包含有文化经典著作、小说、诗歌、散文、剧本、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当代文学作品及科学与人文方面的各类著作,列举了各类图书目录、作家作品。推荐的课外读物可谓有类有别,中外俱备,古今结合,有质有量。在《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就阅读与鉴赏中提出:“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根据其建议,我们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便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调查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阅读的量少、面窄、质差。阅读现状与《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要求是相悖的,即事实上的悖谬。
  在调查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依据了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标准》附录的《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书目;二是当代符合学生年龄特征、阅读的心理发展水平特征的书目。两方面兼顾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涉及到政治、哲学、文学、美学、军事、历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涵盖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体裁。
  调查阅读对象涉及高二年级12个班,共计660名学生,学生的年龄在16—18岁之间。其中文科两个班,计120人;理科10个班,计540人。
  反馈的情况为:①学生对能促进思维、陶冶情操、健全心灵、提升人文素养的经典作品即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作品读得非常有限。以四大名著为例,调查中只有20%的学生能“完整阅读”《红楼梦》,甚至有10%的学生“未读过”《三国演义》,因没有时间阅读,学生对作品部分了解的比例高达66%。以小说《堂吉诃德》、《巴黎圣母圆》、《复活》、《老人与海》和剧本《哈姆莱特》及文学理论著作《谈美书简》的调查情况来看,“大致了解”和“未读过”的学生分别高达73%、50%、66%、33%和61%及88%;而能“完整阅读”的学生分别仅占5%、20%、16%、25%和18%及1%。学生阅读量少、面窄、质差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②学生对适合自己年龄特征、口味的流行书、畅销书阅读的量也少。以郭敬明、韩寒、张悦然的作品为例,只有10%的学生能“大致了解”,“未读过”其作品的高达56%。调查中发现并不是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和欲望,是阅读的外部环境使然。其主要原因如当前的“考本位”突出,压倒了一切,学生无暇阅读。阅读的功利性越来越突出。
  调查的阅读现状使我们不得不正视:我们的《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与学生的现实存在差距,为考试而读书的功利越来越明显,与《课程标准》的目标产生了悖谬。这种现象使得我们的新课程实施增加了不确定的因素。
  
  二、学生的阅读习惯与《课程标准》中阅读与鉴赏的功能目标之悖谬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明确的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要达到这一要求,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吕叔湘先生曾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那么,中学生阅读的习惯是否养成、其现状到底怎样呢?我们从阅读目的、阅读方法及阅读技巧入手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在三个方面较突出:①从阅读目的来看,调查中只有41%的学生在阅读时始终怀有一个明确的阅读目的,近60%的学生阅读时目的不明,阅读停留在较低消遣性阅读层级,离审美阅读几乎背道而驰。古人说“善读者长精神”。培根也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阅读的目的不明导致阅读中蜻蜓点水,肤浅而无深度,更谈不上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②从阅读方法、技巧来看,知道方法而不知应用,阅读过程中技巧欠缺。调查中,能够自觉运用提问法、扫视法、回视法、批注法等方法来加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的速度,增强阅读的记忆效果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只有30%,不到三分之一,比例偏低。阅读中喜欢积累词汇,做摘录笔记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只有13%”;常动笔勾画圈点批注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只有15%;阅读时遇到不懂的词语,会去查词典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只有17%。方法、技巧的缺失导致阅读速度慢,阅读效率低下。速度慢、效率低下导致阅读兴趣的丧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给个性化阅读带来负面影响。
  阅读中目的不明,方法应用不当,技巧缺失,加之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课程的繁重使阅读变成了消遣的行为。阅读的品位和质量呈下降趋势,阅读给人带来的心灵感受和精神思索也越来越少。学生的阅读习惯几乎远离了《课程标准》发展个性阅读的实施,与阅读的功能目标已形成悖谬。
  
  三、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对文本取向的情趣与理趣的悖谬
  
  个性化的阅读情趣指阅读主体对阅读文本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及阅读的客体(文本)所承载的不同特质的情感因素。
  个性化的阅读理趣指阅读主体在文本阅读时所表现出的理性追求及阅读的客体(文本)所承载的不同特质的思想因素。
  个性化的阅读情趣和理趣表现在阅读主体方面的特较好把握,而表现在阅读客体(文本)方面的特征我们又怎么归类呢?因为不同文本,它所表达的情趣和理趣是千变万化的。在这里,我们以文本的体裁为切入点来探讨个性化阅读的情趣和理趣问题,因为同一体裁有其共性的阅读心理学上情趣和理趣特征。例如,散文的“真”,议论文的“理”,说明文的“实”。
  个性化阅读中情趣和理趣的调查在自然阅读环境下(非常规测试环境),不设监考。要求被试者只根据自己的情趣和理趣来选择文体和题目。测试前即告诉被试者,不做量化评分。规定测试的时间长度。所选文本近万字,规定时间为60分钟,了解个性化阅读中阅读个体对文体的选择倾向,选取了学生常涉及的文体:散文、小小说、诗歌、社科文、议论文。文体阅读测试结果是:无论是首选,还是第二选择,选择散文的占调查对象的78%,小小说高达84%,其次依次是社科文、议论文、诗歌,分别为15%、12%和9%。
  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情感取向于小小说和散文。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类文体的阅读心理学上的意义:都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具体可感的情节人物、撞击心灵的喜怒哀乐,以“情趣”见长,以“形象见长”。而议论文、社科文阅读心理学的意义则相反,它们以“理趣”取胜,以“抽象”取胜。
  而在我们的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在高考试卷中,阅读文体有社科文、诗歌、散文等,从历年来统计的得分高低情况来看依次是社科文、诗歌、散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或多或少传达一个信息,衷情的文体得分不一定高。在理性的抉择下,情趣之火或将被熄灭之险。这就是阅读主体对文本取向的过程中“情”与“理”的悖谬。
  赵成,教师,现居湖北丹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