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创新作文表现出的思维特质

作者:王经军




  “有创新”是文章“发展等级”的一项评定依据。所谓“有创新”,就是要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高考中令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的往往是那些富有创意的文章。因此考生在构思时,要充分张扬个性,展示才情,巧妙构思,设计抢眼的亮点,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分数。统观一些优秀的创新作文,我们发现,其思维活动呈现鲜明的特点。
  
  一、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又称之为“立体思维”、“多角度思维”,即从题目或材料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命意”,在这众多的“命意”中进行对比、筛选,从中确定观点新颖、意境深刻者,作为文章的立意。要想写出观点新颖、意境深远有创新性的文章,就必须在“立意”上下功夫,选取最佳的立意角度,这就必须要“发散思维”。如同样一个“○”,可以联想到车轮、铁环、太阳、满月等比较直观形象的东西,也可以联想到团圆、圆满等抽象情理,并由此引出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还可以进一步联想到世间万物,绝对圆的东西是没有的,那么我们对人便不能求全责备,这就显得有创新了。
  又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乌鸦的故事是寓言的核心内容,乌鸦的错误在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模仿老鹰抓羊,亦即牧羊人所说的“它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由此出发,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立意:给自己准确定位;反对盲目模仿别人;保持自己的风采;别忘了自己叫什么;适合自己才最好。这些立意都是建立在比较全面地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之上的,都是符合题意的。也有的考生比较欣赏牧羊人孩子的话“它也很可爱呀!”由此发出赞美乌鸦敢于尝试、敢于挑战自我、敢于正视困难的精神,将其作为一种殉道精神的化身,赞其英勇之气,应该承认这是思维的创新,也是符合题意的。
  
  二、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沿着与传统思维相反的思路进行思维的思维方式,又称之为“逆向思维”。运用这种思维的目的,是为了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一改故辙,翻出新意,不落窠臼。生活中的事物常常呈现出扑朔迷离的复杂性。事物有正面、侧面、反面。一般说来,事物的正面为人注目,因而说得多,也写得多,而事物的侧面、反面就容易为人忽略。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改变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向,换一个视角,从侧面、反面考察事物,往往能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新颖独到。对于这类问题,一是勇于否定。比如对近墨者黑,就可提出质疑:近墨者一定黑吗?未必。因为在当今社会,近墨者不黑者大有人在,于是可作出断定:近墨者未必黑。二是稍加改造。我们常说老马识途,但在当今社会,仅仅是老马识途吗?未必。因为后生可畏,初生牛犊不怕虎。据此可以引申:小马也能识途。三是重新认识。比如人们贬斥昙花,昙花就真的没有可取之处?事实上,昙花虽然短暂,但它积聚一生的力量,为了博得一段璀璨的瞬间,生命虽然短暂,却充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昙花也有值得歌颂的地方。四是重新评价。比如“班门弄斧”,传统立意:在高人面前卖弄本领,自不量力。求异立意:敢于赶上超过权威,“弄斧”必到“班门”。
  
  三、思维的深刻性
  
  写作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立意思维能力,写作中的立意思维,主要表现为由事物表层现象深入深层本质的思维探索过程。写作时要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或给定的材料,挖掘出本质。有些题目和材料,除其表层含义外,还有其潜在的深层含义,这就是文章的喻意、寓意、和象征意。而这正是文章主题所在。忽略了这一点,文章便会貌似而神非,流于肤浅。如以“窗口”为话题作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想:现实生活中的窗口,如小茅屋的窗口,土墙瓦屋的窗口,小洋楼的窗口,小别墅的窗口,由此想到“窗口”的变迁。但如果仅仅如此,就显得浅显了,我们还可以从更深层次上去思考,比如从某地、某事的变化,窥一斑而见全豹,看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还比如创业的经历,下岗再就业,一个人的经历,一个企业的变化,无不反映着时代的精神;再比如一个人的灵魂深处的变化,正确与错误的较量等等。这样思考,立意就深刻了。
  
  四、思维的想象性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写作活动从表面看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语言是思维的直接表现”,写作活动究其本质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所以想象在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失,对于文学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想象力丰富的人,在作文构思的过程中,会将各种可以想到的观念和事物——无论天上的或地上的,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都组合起来,然后有机地描绘出来,表达出来,以增强文章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即使是写亲身经历的事,一般也得作些艺术处理,同样离不开想象。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乌鸦学老鹰抓羊”,有一篇《出师表》写得颇有创意。作者在前半部分以姜维版的《出师表》为表达主旨蓄势,后半部分以曹操、诸葛亮“天国回书”照应,最后用“姜维被缚,蜀亡也,览二人回书,叹曰:‘吾不识天数,如效鹰之鸦。’”点题,结构严谨;曹操的“要看准自己的位置”和诸葛亮的“要勇于尝试,也应认清自己的能力”,充分体现辩证观,一番奇思妙想,到篇末才令人恍然大悟:姜维,确实是一只失败的乌鸦,但又不无可爱之处。可见想象是精思巧构的翅膀,能开启写作的思路,使文章富有创意。
  以上创新作文的四个特点告诉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立意思维、想象思维能力。这对于适应信息社会,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将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王经军,教师,现居江苏赣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