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作文教学中教师角色应重新定位

作者:周宏进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主体地位,不仅是在阅读教学中,在作文教学中也应该是“主人”。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学生的写作兴趣才会被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才会被点燃,学生自然就乐写了。
  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就要主动的转换自身角色。因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学生兴趣的高低往往决定了其写作水平提高的快慢。
  笔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了一点有益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做一个有鉴赏力的热心读者。一篇文章的价值有一半是由读者创造的。说实在的学生的作文读者有限。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一位老师或几位同学。其中老师无疑是学生最看重的读者。老师对自己习作的态度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其微妙的影响。我在面批学生习作时我总是以一个热心读者的身份跟同学交流我阅读他的作品时的感受。当听到我发自内心的感受时,学生脸上总能露出微笑。这时再跟他交流习作中还欠妥当的地方学生总能愉快的接受,之后的补救工作总是做得很好。同时,教师成为了学生的热心读者,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有了读者意识。读者意识的缺失正是导致学生写作随意,不去精心构思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学生写作过程中有一个对象,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一个恳谈、交流的对象,就有了一种情境,一种被人关注和期待的感觉。由此激发出来的创作冲动就是发自心灵深处的,而且是持久的。所以我要说,且慢评判,先做一个热心的读者。
  
  二、做一个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知心朋友。写作实质就是一种心灵的对话。中学生常常在习作中表达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殊心理。对于有些心理教师不能熟视无睹、置之不理,也不能动辄批评。而应该或鼓励,或赞赏,或抚慰,或释疑,或交流。一次,我布置学生写自己的家庭。一位学生就在文章中写道“我有一个不幸的家……”我立即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原来近几天父母正在闹离婚。我及时加以疏导这位同学正确认识了现象,对生活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在之后的好几次作文中都表现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做一个有深度的、有文采的思想者。一篇习作往往能够看出不同学生的思维的广度、深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把学生的思想引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境地。让学生感受到思想的光华和魅力,才能更加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写作出现“质”的变化。一次,天降大雾,我们初一的几位同学因此迟到。我抓住这一思维的“触发点”进行引导。我首先请几位迟到的同学谈对雾的看法。绝大多数同学都觉得雾很讨厌、很恐惧。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雾中的景色并提醒他们与平时见到的景物进行对比。很多同学惊讶的发现很多平时不起眼的景物,在雾中却显得很美。那些曾对雾有过讨厌、恐惧心理的同学这时也陶醉在眼前的美景中。我抓住这个关键时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你们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这时学生纷纷回答。“环境变了!”“心情变了!”此时我没有就此停止,而是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
  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写作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这种独特感受不可能与生俱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然随着学生的成长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智库。
  
  四、做一个爱好写作的示范者。古人云“身教重于言教”、“桃李不言,下至成蹊”。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教师就应该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只有亲自实践了,对学生在作文中的酸甜苦辣才有真切的感受。在指导、批改、交流过程中才能有针对性,才能一语中的,才能把话说到学生心窝里。所以每次习作中我都自己先写一写。当然所写内容不一定都读给学生听,以免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应该多进行一些文学创作。当看到老师的作品发表了,学生的那种敬佩之情就会油然而生,由此激发出来的创作冲动就更强烈了。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只有教者首先完成角色的重新定位,才能赢得更大的教改空间,才能迎来作文教学的春天。
  周宏进,教师,现居江苏白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