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让阅读成为学生习作的第二源泉

作者:许 军




  由于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表达能力低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读书后常常不知从何感起,当然也就无感可写。为了打破这种僵局,我从读书、习作两方面对各种类型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小学生阅读与习作的全过程,认为小学生读后感应定位在阅读情感和阅读思考上。
  
  一、阅读情感:情感碰撞后的感性流露。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书中的人物或情节并非无动于衷,常常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热爱或厌恶,欣赏或遗憾等态度体验,这就是阅读情感。它与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深度有关,同时个人的生活经历、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制约着阅读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阅读情感的挖掘需要学生走进文本,深入到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中去,和主人公一起苦难着、欢乐着……随着学生阅读的不断深入,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引起了学生的同感,这两种情感碰撞在一起产生的火花,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共鸣。
  假如走进文本的情感碰撞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情感上的共鸣,那么,走出文本的情感流露就是一种情感宣泄,此时,学生不再拘泥于文本的情感,个人的感情犹如插上飞翔的翅膀自由驰骋,得到充分而真实地流露。
  
  二、阅读思考:思想交汇中的理性审视。
  
  我们接触任何事物,都是感性在先,理性在后,没有情感的理性是苍白无力的,同样没有理性的情感是粗浅的、不成熟的。阅读,只有在充分的情感体验之后,思考才深刻,才显得有意义。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沿着从感性到理性这样的一条轨迹永恒地向前发展的。
  1、领悟文本的深刻思想。个性形成于共性中,文本所包含的思想价值总会具有一般认同性。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体验了文本中的主人公的一段感情经历后,必然会在思想上达成比较一致的认识,也就是说学生基本领悟了文本所表达的内在思想。做到这一点,有时还要经过一番周折,一场激烈的讨论。例如:我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时,触发了这样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生:老师,书上说“给”永远比“拿”愉快,我有些不明白?
  师:这句话寓意深刻,每个人切入的角度不同,理解就千差万别了,下面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生:我认为这句话是说“给”了别人美好的东西,让别人得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感到愉快。
  生:我认为“给”了别人,留给自己的是痛苦、难过,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把它深深地藏在心底了。
  师:对!有时候得到快乐的前提是战胜痛苦,满含泪水的快乐。
  生:……
  2、触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当学生阅读的情感和对文本思想的理解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引起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是一种潜意识的思考,一种充满着理性的思考。这种思考只有经过学生充分感悟、体验后才能爆发,是建立在对文本思想作进一步的挖掘和引导的基础上的。我在一次班级读书会上和学生一起欣赏《伊索寓言》这本名著时,以《椋鸟》为例让学生说说读后感:
  生:椋鸟太骄傲了,刚学了一点本领就得意洋洋的了。
  生:爱慕虚荣的椋鸟,总喜欢和别人攀比高低。
  生:椋鸟见异思迁,缺少恒心和毅力。
  师:同学们说得很精彩,一语道破椋鸟的缺点所在,但有人认为它还是有一定的优点的,老师希望大家能从更高的层面上去评价椋鸟,并给它提一个好的建议。
  (学生似乎略有所悟,重新阅读文章,反复揣摩椋鸟前前后后的表现……)
  生:我认为椋鸟要求进步,有上进心。
  生:椋鸟见好就学,说明它好学,这样能取长补短。
  生:虽然椋鸟一开始学夜莺失败了,但听众不应该嘲笑它,椋鸟再继续努力就会成功的。
  随着“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会”活动的不断推进,读书越来越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让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的习作,成为名副其实的源泉,教师必须在阅读指导上多下功夫。小学生阅读情感与阅读思考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阅读情感能否激发,将直接影响阅读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只有这种广度与深度达到了,学生的习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许军,教师,现居江苏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