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听课随感

作者:黄乐猛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观摩课,题目是《明湖居听书》。课堂上,学生热情高,发言踊跃,气氛非常活跃,而且回答准确。课后,我问了学生,原来,老师针对预设的提问,尤其是有难度的,竟然把答案全部公开了;还再三强调,都要举手,不准答错。很明显,是为了追求课堂的生成,赢得听课老师的好评。
  这样做,直接引导学生弄虚作假;还滋长了懒惰和怕苦怕累的不良习气,因为任何提问,学生不用动脑,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自然懒散起来。一句话,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这样教,剥夺了学生思考、对话的时间。整节课,除要求把课文读一遍以外,基本上就是一连串的不断提问。学生面对老师的目光,都争先恐后地举手,老师也迫不及待指名回答。从提问到答问,几乎没有停顿,学生时时被老师控制着,根本不可能与文本、师生展开对话。
  这样“训练”,使学生失去了攻关的机会。我们知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刻苦钻研解决一些坡度较大的难题;即使当时无法解答,也不灰心丧气、半途而废,可以在老师的点拨和他人的帮助下,一步一步努力完成,大脑就能得到充分而有实效地锻炼。如此下去,在经历一次一次的磨练之后,学生会慢慢冲破认知水平、心智结构、社会经验等限制,阅读能力也就一点一点逐步增强。譬如,“‘像一线钢丝……愈险愈奇’,这些语句是怎样描写音乐的”?学生受到鼓励,迎难而上,就会悟出描绘视觉形状,很形象地表现了音乐的高亢、挺拔。征服这道题,强化了思维和语感的训练。而提示答案,学生不必思考,大脑处于休眠状态,思维无法向高层次延伸,其阅读能力当然只会原地踏步。至于像《新课程标准》提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等,就永远可望而不可即。
  更重要的是,忽略了学习的过程。殊不知,过程,是接受、整合、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是把握学法灵活运用的最好场所,是内化知识形成能力的必经之路。仍举上例,当提问后,学生像背书似地说出标准答案,老师肯定后转到了另一个问题。如果继续追问,你是如何得出答案的,学生很可能懵懵懂懂。假如花点对间,放手让他们合作、探究,经过解惑的过程,学生就会恍然大悟。理解作者发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巧设比喻把人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沟通起来,以有形之物状无形之声,不就明白了写法?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借助生活经验,去体味语言中的音乐,不就知道了学法?通过朗读,进而揣摩、品味、感悟文字的贴切、生动、形象,再潜移默化、学以致用,不就积累了语言并训练了能力吗?所有的一切,都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的。舍弃过程,等于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排斥在具有实质性学习的范围之外,取消了必须经受的思维训练,学生能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反复强调答案的一元化,限制、缩小了思维的空间,压抑、挫伤了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伤害、扼杀了正在觉醒、甚至已快形成生机勃勃创造力的学生的个性意识,也是不足取的。
  黄乐猛,教师,现居湖北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