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语文教学应使读写有机结合
作者:秦瑞红
一、含英咀华,注重品味语言。
现行语文教材是一座富矿,新选文章绝大多数文质兼美,应让学生“积学以储宝”,注重对语言的品味与积累。
如何品味语言?好词佳句要咀嚼,华彩乐章要领悟,名篇名句要玩味,但更要引导学生品味“平淡”之处。因为有些文段,看似“平淡”,很容易被忽略,需精心体察,品其细节,往往醇厚、深刻,耐人寻味。如在教《荷塘月色》时,引导学生体味、品析第一段。这一段共四句。第一句直吐真情——不宁静,交代了“文眼”。第二句用了个“忽然”——见出“不宁静”之久之深。第三句写了三件事——“月亮”升高了,“欢笑”听不见了,妻“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三件事与“情”有什么关系?——说明“夜深”了,反衬出心情的不宁静。三句都是写情。这样才有第四句,“带上门出去”。如此品味语言,学生不但明白文章“哪里写得好”,更懂得了“好在哪里”。
怎样积累语言?著名作家秦牧说过:“时刻加以注意,记住它,练习怎样使用它,日久年长,词语的宝藏是一定会丰富起来的。”平时教学中,课文中的一些名句,尤其是一些格言、名言、警句言简意赅,发人深思,或陶冶人的性情,或闪烁着人性的智慧,或启发人的思考,或鼓励人进取……要求学生摘抄出来,熟读成诵。既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又“学以致用”,用到作文中亦能“妙笔生花”,可为文增色,好多还可以长留在记忆深处,终身受用。
这样,一方面注重含英咀华,积累、品味语言,一方面不断地运用到写作训练中去,读写一体,相得益彰。
二、依文仿写,借鉴章法技巧。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在教读课文时,注意引导学生领悟作品构思谋篇的精妙之处和起伏跌宕的写作技巧,然后指导学生依文仿写。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虽是悼词,但正文部分却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在教读时紧紧抓住这一段,牵一丝而动全发,让学生理清论述的思路,并抓住“第一次”(7段)。“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6段)等关键性语句,体会两个“对于”的先后顺序是不可更易的,它强调了马克思是一位“科学家”,却首先是一位“革命家”,进而领会文章清晰的层次、谨严的结构,感悟作者精密的构思技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模仿论证文章的结构写一篇议论文。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在学习范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学习范文的谋篇布局、章法技巧去写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
三,利用教材,开发写作能力。
切近生活的话题可引起人们的谈兴,利用教材,向文索题,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调动学生研读课文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将阅读和写作、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写促读,读写互动。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教材,向文索题,进行训练。如将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改成记叙文,将小说《药》编成剧本,舞台表演,在内容、情节、细节、写法等方面有较多发挥,文章写得充实、丰富、具体。这种训练,促进了对课文的再阅读,也培养了学生的选材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
另外,还要结合课文教学,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评论,培养学生独抒己见、辩证思维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可见,读写结合,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基本途径。
秦瑞红,教师,现居河南平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