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语文教学改革小记

作者:方志华




  “哎,下节课又是语文,太没劲了”,听到学生背地里的议论,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心中真不是滋味,难道老师辛苦的付出得到的是学生厌烦的回报吗?我不由地陷入沉思之中……
  几十年来,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讲析为主”,近几年教师意识到这种教学模式不可能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加一些诸如阅读、提问、讨论等训练,于是我也在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课堂教学。
  
  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我在讲授郑愁予《错误》一课时采用这样的方法: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跟读再朗读不到五分钟,全班同学都能背诵了。同学们都认为它很美,那美在何处,需要同学们感受。
  (1)品意象。我提问:诗中哪个意象给你印象最深,大家踊跃发言,然后我组织同学们对诗中的意象进行欣赏,例如莲花,同学们说它能代表纯洁的心,青石写出了江南的古朴,淡淡的哀愁等。
  (2)析意境。我提问:从这些颇具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身上体会出怎样的意境?学生讨论后得出凄凉、孤寂而不失优美的意境。
  (3)我进一步分析诗的主旨,提问:假如主人公是郑愁予,那本诗的主旨是什么呢?我简要介绍郑愁予的身世,让同学们结合目前海峡两岸的形势,品味其诗的主旨,同学们顿悟除理解的爱情诗外还有一首政治诗,一首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爱国抒情诗,这样就把作者蕴含在诗行中的失望,相聚而不得的忧愁挖掘出来。
  
  二、在教学时间上,切实把教师的评析压下来,把学生练习的时间增上去。(有的课可以变通处理,并不那么绝对)
  在讲授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预习的前提下,我针对课文提问:“作者王安石在游山后为何悔?”同学们立即作答:“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肯定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如果是你会怎么办?”同学们展开激烈的讨论,看法不一,一部分同学认为“无限风光在险峰”为实现目标应排除万难,也有同学认为凡事应量力而行,不可一味求高求险,这样有时会适得其反,老师总结:有的同学看法与作者观点“尽吾志无悔矣”相吻合,当然我们并不是否认“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只是有时候,我们要学会“放下”、“存下”并非“放弃”,放弃是绝对的,放下是相对的,放下是为了更好地进取。
  我布置课堂随笔,“王安石的观点给同学们为人处世带来哪些启示呢?”经过批改,我欣喜发现: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深刻认识到身处社会中要以博大胸怀善待他人,接纳别人,而无须强求,懂得适可而止,为创建和谐社会而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三、训练的内容精心选择,包括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和语文习惯的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等,从中加以精选,恰当的确定训练重点。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要求学生感受作者对生与死的探索,含蓄深沉的母爱。我认为应在学生体会到母爱的重要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珍爱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先从母爱这方面着手。
  现在的学生物资条件比较好,生活中很少遇到大的挫折,所以有时候享受亲情成为一种习惯,好像是理所当然的。难以真正体会到亲情的温馨与重要。于是我找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让学生读。同学们被文章中的情节所感动,更被无言的母爱所震惊,这样能更好理解《我与地坛》的主旨。
  我布置读后感,“我从这篇课文中学习到……”从写作情况来看,很多同学猛然惊醒,发出“让我们珍惜这可贵的真情,别失去后再后悔”的感慨。这样教学任务也就落到实处了。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我明显感到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再接再厉,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方志华,教师,现居湖北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