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感动

作者:游爱军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不同于任何其他的自然科学,讲究的是情感,而不是抽象的推理;注重的是感悟,而不是简单的论证。人类对阅读的最初的兴趣源于情感,源于美丽的感动。那么语文教育就应当牢牢抓住这一根本出发点,牢牢把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那一点感动,并将它逐步升华到一种深刻的理解,一种心灵的共鸣,一种情感的熏陶,从而让学生喜欢阅读,沉醉于阅读,并从中得到人生的受用。
  语文思维是形象思维,更是艺术思维,它的根本任务是塑造艺术形象,基本方法是运用想象的翅膀,而推动想象进行的原始动力又是情感,所以,情感才是语文思维的原动力,是核心。情动则想象的思绪飞扬,则艺术形象逐渐鲜明。“情动”,在艺术创作者心中是一种创作激情,在阅读者心中是一种共鸣和理解。如果抓住了阅读者心中的“情动”,就能顺利地完成对艺术品的理解,更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艺术品进行再创造,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作欲望。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才能抓住“心中的感动”来引导学生呢?
  首先,老师心中要先存“感动”。对于一篇课文而言,老师和学生同样是阅读者,基于这一共同点,老师的阅读就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老师的阅读如果是照本宣科和没有激情的,学生又怎会有激情?老师的阅读如果没有创造性,学生又怎会有创造性?因此,老师的阅读必须是细腻的深刻的高出一般的,并且最好是有与教参不同的独到的见解。往往有见解的老师学生把他视为是有才气的老师,把独特感受经验传授给学生的老师,学生也会把他独特的感受经验传达给老师。一句话,老师是表率,他的感动是学生感动的激发。
  其次,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和心理特点出发,把握阅读中的基本的共同美感,引导学生不断把这种美感清晰化、深刻化。这种引导应该是自由的灵活的,应该具有启发性。在引导的过程中,往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因为生活中有许多相似的点滴感动让人容易忽略和遗忘,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勾起人对生活的点滴回忆,才能印证阅读中的点滴感动都是一种真实的美。其实,语文的真实就是生活的真实,语文阅读就是品味生活,只有让阅读中的感动和生活中的感动相互交融相互印证,才能形成共鸣和理解,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和语文都是美的,热爱生活就应该热爱语文,热爱语文就应该热爱生活。
  高明的语文老师往往能把握学生的心理。他们不仅能牢牢把握、引导学生心中的感动,更明白一切的感动都源于细心、耐心和反复的品读。可以说,谁能让学生自觉的主动的反复的有层次的阅读课文,谁就是一个成功的语文老师。许多名师的“激情”导语都是别具一格、极具煽动性的,他们的精巧设悬更能让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投入阅读,在反复的品读中,心中的感动才能逐渐清晰化、深刻化。
  高明的语文老师甚至不牵着学生走,他们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感,自说自话,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就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他们极少否定与教参不同的声音,孰是孰非,学生自有公论。教师在这里只是一个评讲者,一个主持人,更是一个妙手的音乐家。他所拨弄的是“情感”之弦,奏出的是“感动”之音,这样的音乐谁说不和谐?
  我们应该牢牢记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一切基础的积累它都能提前完成,一切语文的常识和技能都会以作业的方式得到训练。细心的语文老师会发现,现在的语文考试正逐渐向“主观化”转轨,“主观化”的命题方式注重阅读,它正需要学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语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习惯的养成,一种善于感悟人生的特殊品质的养成。只有真正把握住了情感,把握了语文思维的核心,才能真正抓住学生的语文兴趣,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正确的轨道。
  语文教育历来被视为教无定法,但它有内在的不变的因素和规律。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应是语文教育的根本宗旨,“把握心中的感动”应是不变的主题,一切的听、说、读、能力写的训练都应该是紧扣它而逐渐升华的。一个人有了情感,就有了思想,就有了灵魂,就有了健全的人性,就有了创新和发展的潜能。
  
  游爱军,教师,现居湖南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