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下半月
更多精彩:
由此右转
首页
本期封面
2007年第03期
往期浏览
·2009年
第01期
·2008年
第12期
第11期
第10期
第09期
第08期
第07期
第06期
第05期
第04期
第03期
第02期
第01期
·2007年
第12期
第11期
第10期
第09期
第08期
第07期
第06期
第05期
第04期
第03期
第02期
第01期
期刊目录:《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7年第03期
[学者]
俄罗斯民族精神及其文学艺术
张继荣
[淘金者]
从前的美丽
周 伟
时间的刻度
姚雪雪
下落不明的生活
塞 壬
是花都开了
宋唯唯
[研究者]
《史记》所体现出的情感倾向
张文华
《诗经·卫风》文化考论
王静悦
项羽兵败之因探谜
张文光 周凤凤
《桃花源记》几个注释的重新解析
盛春琳
庄子思想解读
王 良
宋濂传记文的语言特色
洪玉珍
[探索者]
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
顾小卫
教师课堂语言要实现四化
吴国良
架设三个阶梯实现语文创新教育
林建社
《老王》教学方案设计
肖 珊
高校“两课”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罗双燕
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感动
游爱军
学习者自主式教学法探讨
张光华
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渗透人文理念
严张宝
散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艺术体现
卢建飞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做到务实高效
郑建胜
古诗文积累的途径与方法
刘国芬
依据综合高中特点有效开展语文教学
陈妙娟
文言文教学意义微探
范艳荣 万全红
创造性思维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郭晓萍
语文课中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黄筱琳
[鉴赏者]
从女性主义视阈解析《呼啸山庄》
周 菁
《背影》深处是精神
王瑞法
《满江红·金陵怀古》的吊古情怀
龚贤武
《祝福》:意味深长的残缺与孤独
郑其松 贾超英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主题思想研析
张先军
《一剪梅》与《声声慢》比较赏读
陈国锋 吴启波
《陈奂生上城》的思想意义与艺术魅力
段治怀
王安忆《长恨歌》品析
张春玲 徐建华
小说《药》“咳嗽”声里的艺术作用
解泽国
《阿Q正传》序章的深意
张诚毅
《花未眠》死亡意识的审美解读
覃顺林
[反思者]
语文课不妨将讲台让给学生
黄明珍
关于文学史撰写方式的思考
鲁小俊
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韩冬梅
课堂互动重在心动
陈建新
初中语文教改的误区
徐明武
语文教学允许学生有叛逆性
敖忠林
对高中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要多元化
周福轩
[导写者]
新课程视阈中的作文教学观
谢 东
文体感在由阅读到写作中的媒介作用
王元臣
中学课文中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
曾 兵
大学写作中的一体两翼教学法
王 倩 霍祎然
如何让评价语言魅力四射
李建德
让作文讲评成为师生和谐的对话
刘慧芬
写作教学中如何实施感悟作文
李 爽
写作教学艺术漫谈
郑丽萍
写作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
何文旭
新概念作文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徐晓琼
作文教学要诱导学生动真情
薛明榕 张绪竹
作文点题方法四种
吴 岩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练笔
季 红
作文教学要倡导真情表达
王国琴
教师的写作素养与导写技能
陈 严
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滕召国
感悟是写作的生命
费久旺
作文创新能力培养小议
徐燕萍
作文评语要因生而异
文继之
营造创新作文环境的四种途径
王 玮
作文教学的不良状态
张立银
话题作文存在的弊端
张文玲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五种方法
石秀萍
写作教学法的分类及其意义
陈文平
训练小作文的意义与方法
崔 春 程崇敬
一题三写写作教学法探析
廖承钢
[读者]
阅读教学要以少总多
晏乾坤
语文阅读教学艺术例谈
熊德勇
阅读教学要做到六个解放
胡建亮
让个性化朗读妙口生花
殷 虎
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
黄福艳
阅读教学究竟缺失了什么
徐兵强
创新阅读教学法举隅
李雪燕
[拾贝者]
绿帽子及其文化义
张爱玲
语文教学应是美的语言教学
范湘吴
教学对话的表现形态
张海燕
猜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赵 永
语文教学与探究式学习
宋湘萍
语文课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途径
何 勇
课堂愉快教学的五点尝试
姜明鸣
释“敢以烦执事”中的“敢”
吴大元
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夏建平
语文教学中要重视体验教学
屈海英
了解作者对赏析诗歌的重要性
郭能斌 郭莉敏
语文备考的设想与应对策略
易恩琼
[作者]
师爱的光芒
周兴杰
激励的魔力
段春凤
走进鲁迅
王作志
爱的力量
滕明发
猪年说猪
蒋 焰
诗歌六首
林火烟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