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依据综合高中特点有效开展语文教学
作者:陈妙娟
语文学科是综合高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在培养学生素质、发展学生潜能上具有特殊的功能。综合高中的语文教学,高一、高二采用普高教材进行教学,高三分流。因此综合高中的学生成为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大多在初中时没有学好,语文基础不够扎实,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另一方面,他们将接受难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职高的普高教材的教学。对待这个特殊的群体,作为综合高中的语文教师,我们既不能苛求学生,也不能把学生看扁;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该针对综合高中学生的现状和特点,依据综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教学实效。笔者多年从事综合高中的语文教学,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一、注重情感激励,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综合高中学生不同于普高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很少有成功的体验,对老师的讲课难理解,作业错误多,考试失败多。这往往使他们灰心丧气,失去信心,从而产生恐惧心理,甚至厌学情绪,有些更有一种自卑心理。到了高中,这些思想包袱不卸下,承担繁重的学习任务将更加困难。
鉴于此,语文教师不能歧视他们、讥笑他们,相反,要时常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比如,好多同学文言文功底很浅,升入高中面对大量的文言文课文不知所措。怎么办?嘲笑他们、歧视他们甚至放弃他们?这些都是不现实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放慢进度,降低难度,采取“宁愿学得少也要学得精”的原则,多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当他们取得了成绩(哪怕只那么一点点),就及时予以表扬。这样,学生时常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学习的帮助和鼓励,从而鼓起了学习的勇气。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需要老师的关爱。事实证明,师生情感缺乏沟通以及教师期待的丧失是造成差生的相当重要的原因。而教师对学生的适当鼓励,教师热爱学生的情感倾注,常常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当然,“亲其师而信其道”,语文老师除了以实际行动关心学生,还要努力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能力出现在学生面前,从各方面影响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才有可能激发起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注重兴趣培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激励情感能有效消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点燃学习的热情;激发兴趣则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需要。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只有人们自愿做的事才做得好。”对学生而言,只有他们自愿学才学得好。然而,综合高中的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寥寥,亟待教师去激发。那么,如何有效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大纲》讲:“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以下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感性知识或直接经验是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重要基础,而在教学中运用直观的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可以减少掌握新知识的难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凭借实物、图表、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等直观手段,都能给学生提供趋于逼真的语言环境,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进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中有大量的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光靠老师分析远远不够,许多东西要学生自己去意会,而意会诗歌不是一件容易事,如何激起学生的兴趣?我设法找来一些名家的配乐朗诵,如方明朗诵的《沁园春·长沙》、陈醇朗诵的《再别康桥》、鲍国安朗诵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播放给学生听,使学生对诗歌先有了感性的认识,便于他们体悟,也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合理利用课堂环节。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的场所,教师要安排好课堂的各个环节,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课前导语要设计好。课前导语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总的原则是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使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导语可以用听录音、看录像、讲故事、谈历史等方式进行,尽量做到自然、紧扣题意、切中要害、新颖、不落俗套、有趣好奇。
其次,讲课过程要抓住学生的心。不能在课堂上搞“一言堂”。如果教师总是从作者介绍、段落分析、概括中心到艺术特色,无不面面俱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精疲力尽,学生却听得淡淡如水、毫无味道。“一言堂”对普高教学尚且不妥,用在综合高中教学上更难起到积极作用。综合高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毅力都不如老师想象的强,你把他们当作被动接受的“机器”,他们岂能不厌?所以教师上课过程中,要认清自己的角色,不时把学生推到台前,让他们做主角,自己则隐退“幕后”。
课堂结尾不可忽视。古人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形容歌声悦耳动听,使人经久不忘,讲课也应如此。不但要在开头、中间讲得好,使学生有兴趣听,有兴趣学,还要使学生在下课后觉得这节课余味无穷,产生期待心理。这就要求课堂结尾必须收束好。课堂结尾的形式多种多样,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是讲述的最后留有余地,从而启发学生想象。
(三)精心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必须深入到广泛的语文课外活动中去。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劳动或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源泉之一。”精心组织语文课外活动显然十分重要。
语文的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新鲜刺激,从而爱学、乐学。
三、注重方法传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科学性。
多年的教学中发现,综合高中的学生不会学习是个极为普遍的问题。其表现是不懂得学习的规律,特别是不懂得学习的方法;不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高投入、低产出、负担重、效果差的现象,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会学习。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基本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独有的学习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运用于学习过程中,较好地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
语文的学习方法很多,但尤其要重视以下几种。首先是记忆的方法。记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的记忆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其次是读书的方法。语文一般分阅读和写作两大部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而学生必须会阅读,尤其是教科书。再次是分析的方法。分析是一种思维活动,是理解的前提。不会分析,也就不会有效记忆和读书学习。
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对学生方法的指导。比如教给学生基本的分析方法——查字典,挑选合适义项的方法;读课文划分层次,归纳段意的方法;写作文确定主旨、挑选材料、谋篇布局的方法等。如此,使得学生普遍从不会学习慢慢发展到学会学习进而自主学习。
激励情感,能扫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激发兴趣,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内在动力;教会学习,则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学习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三者互为作用,环环紧扣,缺一不可。教师把握住这三个环节,就会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成,这样,综合高中的语文教学就一定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陈妙娟,教师,现居浙江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