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语文教学允许学生有叛逆性

作者:敖忠林




  记得我在给学生上《木兰诗》这篇文章时,我正在讲这篇文章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我说:“这篇文章因用了细腻的笔调,丰富的情感,形象而又生动地勾画出了木兰这位女英雄的形象,木兰的身上聚集了机智、聪明、勇敢、善良等诸多美德,以至于她成了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在民间也为人们广为传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还未待我讲完,有一个叫王洪的学生突然冒出了一句:“纯属吹牛!”搞得全班哄堂大笑。我被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境弄得十分尴尬,本想好好地批评一下这个异类的学生,可转念一想:这有用吗?不如让他说说为什么说是吹牛,于是一丝愤怒只在我脸上一闪便转为了笑脸。“不错,语文的教育不应该迷信权威,是应该有自己的主见,有创造性的认识才好。那就让我们听听王洪同学的高见如何?”全班同学拍手叫好,王洪也在掌声的鼓励下大方地站起来并振振有辞地说到:“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木兰,一个在家只有一双纺织的纤纤素手,一到疆场就变成了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这还不是吹牛?”
  王洪同学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我突然来了一个想法,何不让学生就本文的疑点展开讨论,看看学生们能找出多少疑点,并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当我把这个问题一亮出来,课堂一下就热闹了。
  有的说,就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心理、生理、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差异,木兰不可能与伙伴同行十二年,女扮男装的事不可能不露马脚;有的说,木兰作为女孩,别人不知,邻里之间不可不知,既然知了也就不可能不对如此新闻大肆宣扬一番。木兰一家也不可能不知这事一旦被揭穿,为可汗所知,这可是欺君之罪呀,是要被杀头的,到时候岂不是得不偿失;有的说,木兰整日忙于织布机房,却对战马的装备如此之精通,事出突然,让人怀疑。……学生们积极思考,不断质疑,课堂异常的活跃。
  学生在对课文情节质疑的同时,对诗歌的思想和内容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位同学站起来说:“我觉得木兰这个人值得批判,原因是她儿女情长,极度的自私。既然她是如此好的将才,理所应当多为国家效力,多为国家作出贡献。像朱德同志,虽然很少回家看望家人,而且就在母亲临死之前希望见到儿子一面的愿望也没有能够实现。但我们并不认为朱德不是一个有孝心的儿子,因为他是为了天下更多的母亲,更多的劳动人民能过上团圆的幸福日子。而木兰有能力让更多的家庭过上太平幸福的日子,自己却不为,有了点战功便急匆匆地赶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这一新奇的观点再一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接着另一个女生站起来说:“我也觉得木兰值得批判,因为她不是展现作为女性的风采,而是演绎了封建女性的悲哀。木兰既然作为一个女孩,又有如此才华,就应该大张旗鼓加以表现,张扬个性。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中,这还不正是一个争取女权的契机?她在立下赫赫战功之后,首先就应该公开自己的身份,充分地否认“女子不如男”的封建谬论,去为妇女们争取到更多的权利,这不就成了女权运动的先驱,且不更能芳名远扬,为万世敬仰。”这一评价得到了更热烈的掌声,特别是来自女生的掌声更是激烈。
  除此之外,也有同学对诗句进行评价。有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诗歌结尾的这个比喻句用得不够恰当,虽然它后来演化成了一个成语:扑朔迷离,要说喻这事吧,喻体还不很多?但诗歌偏偏要以兔子喻英雄,这似乎有些离谱。”
  时间过得真快,学生们兴致正浓的时候,下课的钟声无情地敲响了。课也就在许多同学想陈述观点却又未能陈述的遗憾中结束了。有一位学生感慨到:“我觉得这节课过得真是太快了!”课虽然结束了,学生们一个个新奇的问题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他们的问题的观点不一定都正确,问题的质量不一定都高,但绝对是新奇的,语文就应该让学生有创造性的认识。为什么学生们能够有那么多新奇的认识?我想这主要是我给了学生们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正视他们的叛逆性,(这里的叛逆性就是让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充分地尊重他们的观点。而这种创造性的认识似乎又在叛逆中才能表现得更为充分。
  
  敖忠林,教师,现居贵州凤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