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阅读教学究竟缺失了什么
作者:徐兵强
在已经习惯了具有行政权利(职称评定和确定荣誉)的权力话语课以及堆积了很多人的时间精力非创新出彩不可的刻意包装课之后,来看献章先生的课,的确自然清新,耐人品味。
上课前学生一点没有预习,也不知道要学习什么内容。
上课了才发复印的教材《胡同文化》,要求学生读课文,并设想如果自己是教师,将会根据课文给学生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异常安静的8分钟后,沈提出问题了,把课文反过来扣上,有谁能够上黑板把课文标题写出来,沉默约20秒后,一位女生大胆上台,写出了课题,但写不出作者。求助后,遇上曾经看过汪曾祺作品的才解了围。
接着,沈问一个道道都没有划出的请举手。划出了道道的请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说出大家分享,把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研究讨论。
一堂课,不断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说自己的想法(有没有初步或者一点点的答案或想法),问题产生在哪一段能不能把那段读给大家听,大家一起读帮助提问者思考……
通过学生提出并参与解决,印象自然深刻多了,而且问题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不断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标题利用课文文本利用重要段落重要语句来帮助自己捋清(梳理清楚)思路,寻找对“文化”“胡同文化”“胡同文化的特点”“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忍”“顺”“处街坊与看热闹”等问题的理解依据。
沈作为地道的北京人,其京片子的纯正片段范读,对品味老北京人生活上的自足感,大大的感染了学生;学生的集体或个别几次朗读,也都把丰沛的感情直接刻写在了脸上。
为了加深实感,沈还在下课前快速放了一些资料性的课件。
在课堂上沈还穿插点到了作者的《受戒》,提到了《茶馆》的王利发,提到了班级文化,最后还提到了课后有兴趣可以继续思考讨论作者写《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
沈的课,不剑拔弩张咄咄逼人,也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没有现代强烈音响图像的听觉视觉冲击,没有哗众取宠的低级庸俗的人造幽默,像远离尘世名利的山涧溪流,无声的浸润着我们,促使反观问题,影响并提升着大家的一些教学的元思考:
1、习惯比什么都重要。阅读需要有定力,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地阅读;把自己的期待利用起来进行阅读,顺手圈点勾画,问题及时提出,思考讨论研究问题务必回到文本。
2、用题目统领全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充分利用:从中洞悉出什么,用它统领起什么,最终回归到哪里,题目的阅读应该读到什么程度……
3、阅读的落点在文本。大问题小问题,概念与句子,都不断提醒学生从课文中寻找解答,不要说其他的就说课文,不要离开文本另搞一套,并不断要求具体化,脚踏手指,读一读,想一想。
4、让学生的学始终积极主动。鼓励诱发和赞赏学生解答,本来是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的,却反问学生你自己有没有一点答案或者一点想法,先说出来启发大家,再寻求讨论或者解答。凡是学生能够说出的,教师不再去重复,充分肯定与赞赏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的态势。
5、别让语文太沉重。不时的玩游戏:默读需要多少分钟,数字数的方式,分发课文如何节约时间,生字生词的提及,讲礼数与看热闹的回答,学生课堂上既紧张专注又不时轻松微笑。
6、教材内容烂熟于胸。一堂课在形式上花的精力多了,内容上的思考自然受到影响;为教考虑得多了,为学自然就难于顾及。所有的教与学,形式与内容,都首先源于对课文文本的反复深入的解读研究把玩。而这课《胡同文化》,沈已经在北京青岛等地作过,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以及研读的精细深刻,也是令人佩服的。
课不完美,可以说也没有把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但是,我们有非常完美的语文课吗?有完全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语文课吗?就这样的语文课,一扫浮躁尚虚之风,而值得我们回味的地方确乎太多太多,远不是上面几点所能够概括的,就像平平常常的山间青橄榄,需要我们也静下来以平常心去咀嚼,其甘甜实在的味才会慢慢渗透出来,滋润我们。
这就是献章先生的《胡同文化》留给我们的思考——阅读教学,终究不能缺失了自然清新。
徐兵强,教师,现居江苏金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