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语文备考的设想与应对策略
作者:易恩琼
一、引入一点语法逻辑知识迫在眉睫。从2006年湖北卷第[23]题单复句变化的答题情况来看,答案五花八门、千奇百怪,4分的题目平均得分在1.86—1.93之间,得分之惨状让阅卷教师震惊汗颜。究其根本原因是语法与逻辑知识的贫乏与奇缺。现摘录考场上的五个典型病例,以引起教师对这一现象的深入关注与思考。
①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一个传统节日,于每年夏历五月初五以赛龙舟和吃粽子度过。
②在五月初五。人们要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一个传统节日。
③每年的五月初五纪念屈原。人们要赛龙舟吃粽子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④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人们要赛龙舟南方人吃粽子且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
⑤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订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如果考生有些许语法知识,知道逻辑中下定义的方法,就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现阶段高中教学淡化语法逻辑教学,许多教师便视之为洪水猛兽,这是此题得分如此之低的根本原因。然而,有不少考生能够引用英语语法知识老练地分析现代汉语,这难道不是语文教育的悲哀吗?
二、现代文阅读题应重规范性训练。2006年湖北卷18分的文学作品得分之惨状让人惊恐,平均得分在7.16—7.17之间,是否真的是学生的阅读水平在下降呢?高考之后,无论专家还是一线的教师都在一片抱怨与声讨之中,有的认为题干的设计与表述欠准确科学,[16]题要求考生指出文章传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感受,百分之十的考生从视觉听觉答题,[19]题要求考生指出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该题的答案五花八门,让阅卷教师眼花缭乱莫衷一是;另外标准答案的制定不符合考场实际,个别答案几乎是命题者的一厢情愿,[18]题标准答案的第②③两个方面考生几乎不可能答得出来。我们分析这些现状,是为了明白两个道理:一者我们不能对这个题目的备考产生消极与悲观心理,认为此题备考与否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从而淡化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备考;二者我们可以肯定地相信来年的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设计会更加科学,无论从题干的设计答题的角度,还是分值的分配标答的制定会更加严谨规范。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近年来国家考试中心命制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命题走向,因为毕竟他们在高考题的命制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一旦湖北题受到过多的批评之后,专家们是否可能转向借鉴国家考试中心的命题思路与成功的命题经验呢?
三、作文训练应重指导与讲评。重点放在不同命题形式的审题方法:话题作文要从材料、提示和话题包含的内部关系中确立立意范围;材料作文要由叙述的因果关系据因立意;命题作文要根据命题指向立意;问题作文要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中表明观点;图画作文要找到图与图、图与提示之间的关系展开联想立意等等。指导要特别强调,自选文体不是不要文体,选定了文体或试题规定了文体,作文就一定要符合文体要求,不合文体要求的,文章再好,评分也一律不突破三类,文不成体绝不能拿高分,另外,作文的后期训练,要狠抓形式入格,尽可能地不造成“硬伤”而失分。
四、不容忽视的一个备考角度。自主命题就会意味着地域性特点会在一定程度上显性隐性地表现出来,以体现出本省市与其他省市不同的特点。湖北试题会随着命题机制的成熟与命题条件的完善,其楚文化特色会进一步显性与完善,这是无庸置疑的。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方案的制定上,应该适当地渗透对楚文化的关注与解读。譬如说楚文化中的诗歌文化,楚国诗人群星灿烂光照千古,屈原、宋玉、杜易简、杜审言、孟浩然、岑参等等;楚文化中的散文文化,佳作纷呈各领风骚,司马迁的《项羽本纪》《屈原列传》,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还有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我们以为湖北考题已经渗透了楚文化的因子,譬如说对“端午节”的定义就含蕴了厚重的楚文化的特色,将来一定会或多或少的融合,如果我们有的放矢地准备就可成竹在胸稳操胜券。
易恩琼,教师,现居湖北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