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语言实践与人文教育的四个支点

作者:成荣华




  语言实践与人文教育在课堂中是同样重要的,它们犹如硬币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语言实践活动是人文教育的基础,是人文教育的载体,而人文教育是语言实践活动的“精、气、神”之所在。
  那么,如何在语言实践和人文教育中寻找支点,使语言实践与人文教育和谐统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呢?
  支点一:品味词句。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教学中,只有悉心品味作者的用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才能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感悟到浓浓的人文情怀,浸润在人文精神的海洋里。“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为急……”如我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引导学生读书,强调“熟读”与“精思”结合,看重问题意识,要求读中生疑,从疑而悟。《史记》篇篇脍炙人口,不愧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句句慷慨激越,段段唏嘘欲绝,一字一滴泪,一句一滴血……静读、沉思、默读,重新阅读让我心潮澎湃,一个伟大的史官司马迁的形象慢慢在我心中活了起来,立了起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词句,将读、说、悟、写融为一体,将学生的语文实践落到实处。这样,层层剖析,步步深入,由语言的变化带动情感的升华,体会美妙情感,最终使学生既体验到语言之美,又体会出情感之美,达到语言美和情感美的统一。
  支点二:入情朗读。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只有认真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细心品味情感底蕴,指导学生借助表情朗读,以抑扬顿挫之声表身临其境之感,抒深切真挚之情,读与思同步,与情相伴,学生当然会有发现,有感悟: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编写辉煌巨著《史记》的事。如此研读学生从而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教学中,紧扣朗读这一语言实践活动,没有繁琐的分析,没有喋喋不休的话语,也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问题,一切尽在朗读中,使得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自然而然地在朗读这一语言实践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读出感情来。
  支点三:延伸生活。语文课堂不是学习语文的唯一场所,语文教材也不是学习语文的唯一内容。《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并规定了小学阶段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将自己从单纯的课程资源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开发者”,以课文为支点,巧妙向课前课后延伸拓展,创设氛围,积极引导,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而不是视课本为教学的唯一资源,让学生重复劳动,死读一本教科书。教师要善于挖掘资源,为学生搭建与文本对话的平台。教学中我发现有时老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学生却在座位上昏昏欲睡。为什么会有如此尴尬的教学场面出现呢?原因之一是一些文本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对文本所要表达的人文情感难以理解,与文本存在一定的隔阂。记得一位教学专家说过:“教学的最佳境界是寻找学生的前经验,触动他们情感的琴弦。这样,课堂教学才能达到你唱我和、其乐融融的境界。”我们要深入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带领学生透过“窗口”走进“书山文海”,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利用读书课、知识竞赛等平台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总结读书要领,激发阅读欲望,以期达到语言实践与人文教育的双赢。
  支点四:抒写感受。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是吸收同化文本语言,正如钱梦龙所说:“只有把文章的养料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真正融入血肉,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是呀,学生在内化文本语言的同时必须体会文本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学生有了文本的语言凭借,再提笔写感受这一语言实践活动,将自己对某件事的喜爱之情瞬间喷发,精彩话语迭出。如:我在教完小语第十二册练习七成语积累后,让学生用上这十二个成语联系司马迁的一生经历写一段话,从内心抒发对司马迁的敬佩之情。
  让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人文关怀,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处处寻找人文教育和语言实践的支点,奏响最和谐语文的交响曲。
  成荣华,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