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写作时要追求有“我”之境
作者:王 培
一、多问一个“我”字
好的作文题,可以调动学生潜在的智慧,使其迸发灵气的火花。学生可以从“我”出发,找到一条写作的思路;也可以通过作文,把感性的浮于生活表层的“我”,提升为理性的有了思想和情感映射的“我”。
可以追问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整理自己的思想,了解自己对于世界、人生、自然、自我和生活等等的看法,可以建构自己精神层面的内核,从而使自己有明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例如以“信念”、“心灵空间”等为话题的作文,我们在写作时大可不必大搬素材集,以罗列故事做为写作的重心,我们可以眼睛向内,以“自我”为突破口,问问自己,我的信念是什么?我的心灵空间里有什么?或者什么在支撑我的心灵空间?这样一问,我们的写作思路也许会清晰起来,我们会有表达的激情,我们可以把独一无二的自我呈现在作文中,这样的文章就是个性的,有生命的,为别人所不可复制的。我们也许会喊出“不待扬鞭自奋蹄”“嚼得菜根、百事可做”“自助者必天助”这样的心声,在这心声背后会让人看到个人独特的生活体悟。
可以进一步激活自我,把自己日常在阅读中得来的,在生活经验中发现的,在大自然获得的启示,在历史故事中受到的启发,一一调动出来,再经过“我”的提炼、升华影印在作文中。鲁迅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文中说过:“我以为文艺大概由于现在生活的感受,亲身所感到的,便影印到文艺中去。”我们要经常寻找自我,追问自我,用“我热爱”“我尊重”“我快乐”“我感恩”“我欣赏”等表述来为自己打下精神的底子。
二、把“我”放到作文中去
朱自清先生在写《背影》时把“我”放到作文中去了,我们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老舍在写《想北平》时也真的把“我”放到作文中去了,我们可以读到他和北平血肉相联的感情,可以说“我”的点点滴滴中有个北平,北平的点点滴滴中有个“我”,他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爱着北平。文学大家巴金“狠狠地挖出自己的心”,他说:“我只想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全部爱憎消耗干净,然后问心无愧地离开人世。这对我是莫大的幸福,我称之为‘生命的开花’。”
叶圣陶曾说过:“我要求你们的工作完全表现你们自己,不仅是一种意见、一个主张,要是你们自己的,便是细到像游丝的一缕情怀,低到像落叶的一声叹息,也要让我认得出是你们的而不是旁的人的。”写作时“我很重要”,每一个我都是“独一无二的”,把“我”放到作文中去,作文就会鲜活起来。不要做生活的旁观者,不要做写作的旁观者,不要把自己游离于作文之外,用心写作文,动情写作文,让作文打上鲜明的个性的印记,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
对于写作,新课标指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我们在写作时,也要把多多关注自我的信息,把我这个人的独特性用笔写出来。爱好音乐的,你的作文中可以有周杰伦、刘德华;爱好体育的,你的笔下可以有姚明、贝克汉姆;爱好诗词的,你的笔下可以有李白、苏轼……要善于触景生情——对月抒怀,因花溅泪;善于联系比较——写出乡村和城市的不同特质;善于移情触发——由朱自清写的“背影”想到父母的慈爱;善于阅读迁移——由“故都的秋”想到“江南的秋”;善于因实出虚——由普通的茶想到如茶人生;善于以小见大——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三、做“我”的加法
高尔基在对友人的信中曾说过,摆在人人面前的任务是找自己,找到对生活、对人的既定的事实的主观态度,把这种态度体现在自己的形式中,自己的字句中。他又说,自我感受,对于艺术家来说是关键性的,找到它就成了艺术家,丢了它就不能成为艺术家。每一个人之所以都有艺术家的禀赋,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我独享的印象,而大多数人之所以成不了艺术家,就是因为忽略了自己的印象,要去借用别人的感受。巴乌斯托夫斯基说,我们周围世界的一切和我们自身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刺激”,谁知道一次邂逅,一句记在心中的话、梦,远方传来的声音,一滴水珠里的阳光或者船头的一声汽笛就不是这种刺激?可见,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写作的瑰宝,作文是主客观的有机统一,社会生活是不能直接进入创作的,只有经过心灵的汲取、感应、酝酿之后,才能进入写作过程。把自己融入到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热情,才会擦出写作的火花,否则,“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马克思语)。
做“我”的加法,积累有形的写作素材:
成长经历是一个可以开发的宝藏。孩提、童年、少年、青春,一路多少的明媚风光,稍稍弯腰,拾取其中的几颗贝壳,就可令人回味无穷,如饮甘泉洌酒,满口芬芳。
家庭亲情是另一条长长的写作纽带。父亲、母亲、祖辈、平辈,多少的亲情在演绎,天伦人情,其乐融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多少话儿想对亲人诉说?
故乡邻里又是一条不可忽略的链条,乡亲、邻居、玩伴、老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滋养每个血肉之躯,有情之人。
四季自然又是写作的一个万花筒。它是一个美丽的万花筒,天地、日月、山水、草木、春秋,千变万化,绚丽多彩。它又是一个魔方,任我们怎么写,都是五彩斑斓,趣味无穷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社会生活是写作的一个大熔炉。跳出自我狭小的圈子,置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熔炉中,使自己百炼成钢。动态、时事、趣闻、变化,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感受大千世界的日新月异,气象万千,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求知学习是写作的一根常青藤。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从无知到有知,求知,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门,书本、校园、文化、新知,我们的天地变得何其广阔。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生有了奋飞的翅膀和远望的高度,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常学常新,读书何其美妙,它把我们带向一个精神的洞天仙境,读着读着,我们就有了源头活水,有了与人交流分享的冲动与内需。
哲理情思是写作的闪亮火花。人的情感何其丰富,苦乐,烦忧、理想、激情,情动于衷而形于言,一切境语皆情语。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常保持着思考,那么就对外界有了感应,与时代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做“我”的加法,构建思想和精神的大厦:
我们要不断把自己对社会、人生、自然、自我、生活等的思考沉淀下来,上升为情感层面、心灵层面、思想层面、性灵层面、生命体验层面的东西,让思想的基石越来越牢固厚实,让精神的空间清明澄远,让精神的花园郁郁葱葱。
文学的生命在表现自我,作文就是彰显个性。作文就要“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新课程理念下的写作,就是要倡导学生写“有我”之文,张扬自我的个性。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探究体验,用心灵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让心灵舒展,让生命“开花”。当然,文章要写出境界,还须加强自我的修养。有一颗善于发现和感悟的慧心,一颗博大、宽容的爱心,一颗真挚、热忱的真心,一颗推己及人、满怀慈悲的善心,一颗单纯质朴、充满趣味的童心。更高的境界是做人的心胸宽广、胸有大志、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王培,教师,现居浙江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