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古诗词阅读的三种思路

作者:刘双平




  古诗词是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诗词鉴赏教学是提高我们民族素质,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重要一环,也是满足中学应试教育要求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古诗词鉴赏教学必然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热点。那么,如何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呢?
  
  一、积累鉴赏术语,规范鉴赏语言。
  
  鉴赏最终要用准确独到的语言形诸文字,而这个过程离不开鉴赏术语的运用,具有概括性的鉴赏术语更切近古诗词的语体,也可以收到言简意丰的功效。如2006年天津卷由张籍《凉州词(其一)》设题,第2小题的标准答案是:远于近、高于低、动于静、抑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此答案中“衬托”“对比”“虚中有实”等即鉴赏术语,这些高考试题的答案为我们积累和运用鉴赏术语作出了示范。
  那么,术语包括哪些呢?第一、古诗词的类别术语,比如:咏物诗、咏史诗、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思乡怀远诗等。第二,形象方面:生动、活泼、鲜明、优美、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雄伟、意境、意象、萧条、寂静、凄冷、辽阔等。第三、语言特点术语:工丽、平淡、直率、委婉、洗练、自然、清幽、雄奇、奔放、沉郁等。第四、表达技巧术语: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渲染烘托、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第五、思想感情:喜悦、愉快、欢快、兴奋、孤寂、忧愁、悲苦、积极、消极、旷达、洒脱、悲愤、愤懑、乐观、悲观、建功立业、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等。丰富地积累这些术语,并且在鉴赏中有针对性的运用,可以使我们的鉴赏语言准确、精练、规范。
  
  二、充分利用信息,全面把握意蕴。
  
  古诗词鉴赏既要关注显性信息,又要关注隐性信息。
  显性信息包括古诗词题目、注释、文面等,隐性信息包括未注明的背景及作者的有关情况。显性信息中标题是内容和主旨的体现,读标题往往能抓住诗词的关键内容,了解诗词的内涵,把握感情脉络。杜甫《春夜喜雨》“喜”字透露出全诗情感基调,王维《过香积寺》表明作者写的是经过香积寺的所闻、所见、所感。
  而注释或表明背景,或对某个关键词语加以解释,这些往往是命题人所给答案的暗示,不可忽视。如2005年福建题,读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做题,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做此诗。就表明了背景及感情基调,对理解诗意和答题有很大帮助。
  掌握隐性信息,需要我们善于积累。比如有关李清照的诗或词,就需要我们对作者的信息有较多的了解,我们应该知道她是婉约派作家,以宋廷南渡、丈夫去世诗词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前期词的内容集中在闺情相思方面,婉约中充盈着愉悦;后期词的内容揉进了国破家亡而产生的凄苦之情。前期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后期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后一首词中“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抒发了故国之思,了解这些隐性信息有利于对其前后期风格及情感的整体把握,更准确理解词的内容。
  
  三、搞好对比鉴赏,促进深度开发。
  
  比如,鉴赏《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两句,这两句表现了李白忧中行乐,豁达飘逸的个性特点,我们可以联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句子,《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句子,这些句子加以对比,可以看出,尽管李白在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他决不丧失希望与激情,努力在寻找人生的出路,永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高度的自信,悲怆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苦闷中显示出豪迈雄放的气概。
  在学习宋词风格流派之时,不妨将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与其《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与其《夏日绝句》比较鉴赏使学生懂得豪放与婉约等看似矛盾的文学风格在同一作家身上绝非对立。而是作家性格情感不同侧面的多种折射,这种比较阅读鉴赏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而且可以深化对某一问题的理解。
  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古诗词鉴赏教学任重道远,以上三方面仅是我对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点滴积累,敬请同道指正。
  刘双平,教师,现居河北邢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