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教学主体性的真正含义

作者:周福轩




  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前提,教学行为的改变是关键。但是,面对新课标,教师原有经验似乎已过时了,而更新什么知识,这些知识从哪里来,如何更新知识等诸多问题,教师在新课标中都找不到相应理论知识的支持,不知如何转变观念。于是教师们无所适从后,要么打着新课程的幌子回到“绝对权威”的老路,要么对学生放任自流,采取放羊式教学。这样岂不有违改革的初衷?其问题的存在,根本原因还在于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位置认识含糊,传统的主体性观念被否定后,新的主体意识又无从建立,导致教学行为的茫然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重新定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根本的角色转变。但并不能就此否定教师的传授者角色。语文教师本身就肩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语文教师本身必须是传承文化的桥梁,所以讲授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方法。教师讲的过程也是学生吸收的过程,学生吸引本身是有意识的非被动的。讲授内容都是教师精心准备的,它符合学生认知心理,有条理、有逻辑。讲授使教师有效地控制了时间、内容和学生,学生也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了解并掌握了内容。人类文化经验大多得靠讲授,实践证明,讲授得法有百益而无害。不能轻易否定教师的讲授者角色。
  促进者,促进学生发展之谓也。面对学生主体,此时教师仍然在发挥其主导作用。它包括三个层面:推动——督促——促成,表明学习的三重境界:当学生不想学习时,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学习;当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教师要督促学生学习、思考,不断地给学生添加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保质保量的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有所发现、创造时,教师要促成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这三重境界,也就是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了。其间,教师的主体性是十分明确的。在课堂上,师生是一种特殊的“人——人”关系,各自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主体性实现了高度的融合。当然,教与学的关系,已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在教与学的沟通中师生发挥各自的主体性作用。
  我们主张教师由教材的使用者转变为课堂资源的建构者。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在于怎样把书本知识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而在建构主义看来,教材或教参知识的讲授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具有导引价值的资源,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但是在这一建构过程中,教师仍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把自己形成的独特理解作为一种资源传递给学生,教师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成为课堂资源的主要建构者。
  我们还主张教师由课堂教学的控制者转变为学习方式与教学策略的探索者。在传统的课程环境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同时也是课堂秩序的维护者。教师把教学看成是静态的可以预测的操作序列,因此可以通过技术性的手段控制课堂情景中发生的一切,以至于各种课程资源都处于教师严格控制之下。以“教”定“学”,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可谓失去很多参与课堂、表达心声的自由和权利。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没有具体的实施建议,那么怎样落实才能够有效果,就需要教师进行探索了。在新课程中,教师考虑更多的是怎样教,才能促进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树立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的认识特点,系统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探讨适合自己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什么内容,在什么情况下,是学生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还是探究学习,都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随着对象、内容的变化而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传授语文知识就要注重调整教学策略,不要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做到随文讲解。语文教学无论是选文,还是备课以及训练,都要充分关注儿童的情趣,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为目的,以此来优化教学策略。
  周福轩,教师,现居湖北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