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堂
作者:成爱芳
我想读——满足学生的好奇的需要。阅读心理认为: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去阅读文本材料,就须用超出学生预期的“新异刺激”去唤醒其阅读的兴趣。我常用的方法有:(1)创设特别的情境。设想一下,你是中日战争中的一名战士,战争中你发现两名日本战士的遗孤,你怎么办?——《聂将军和日本小女孩》。(2)以奇异的现象引起惊奇。如:一座山一面是自然生长的一色雪松,另一面却自然生长着各色杂树,什么原因呢?——《山谷中的谜底》(3)以出乎意料的结果引发疑问。一群学者在一大片果实累累的麦地里寻找一棵最大的麦穗,结果却是两手空空。——《最大的麦穗》。这些方法运用的关键在于“出奇制胜”,即抓住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需要,促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学生当然会积极行动起来了。
我想问——满足学生质疑的需要。好问,也是孩子的天性。学问,既要学又要问。问题常常是将学生推向深层次阅读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满足学生质疑的需要,保护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笔者通常从这样几方面着手:(1)留给学生产生疑问的空间。在语文阅读中不越俎代庖,以“讲”代读;也不蜻蜓点水,让“读”匆匆走过场。要给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时间,读通,读顺,读出真感情,个性化的感悟自会油然而生。(2)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在课堂训练中,教师应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各抒己见,创设言论自由的空间。学生可以在读前、读中、读后;课上、课下;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发问。鼓励学生有把“问”进行到底的意识。
我想说——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交往是学生的主要心理倾向之一,也是孩子社会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孩子在课堂上有时表现出很强的交往愿望,有时教师用师威压抑学生,教学效果收效甚微。那就不妨顺应他们的天性,让孩子们说起来。让孩子“说”出点名堂,“说”出乐趣,在“说”中有所得。怎样做到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创造交往的机遇。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尽量走出“师”的角色,以旁观者的心态处之,把问题的“第一解释权”让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互动的契机。(2)注意交往的方法。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属于个体性认知障碍,可以引入其他同学的思维参与,当场给予解决;另一类典型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互相启发,共同探讨,最后再集体交流。(3)注重交往的过程。在学生说的过程中,不让尖子生唱“独角戏”,确保“众人划桨开大船”。同时要学会倾听对方的意见,吸收别人的“闪光点”。总之要让学生“说”的精彩,“说”出风采。
我想编——满足学生激情创新的需要。教师应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乐于创新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学生也是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材的“建设者”,这赋予了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材充分的“解读权”和“改编权”。因此语文教材是原著,根据教学的课堂需要,学生可以不断地“改编”成为各种体裁的“剧本”:可以是解说词,可以是课本剧,可以是演讲稿,也可以是导游词,甚至是一首诗。
我想展示——满足学生的表现欲的需要。以前的教学中,教师俨然是“导演”,对学生呼来唤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是“算盘上的珠子”,被不时地拨来拨去。现在的课堂,学生自由,自主。你想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尽情展示。例如:看图学文的教学可以采取读读、画画的形式;儿歌、古诗的教学可采取读、背、吟的形式;童话及较长的故事的教学,可采取读、演的形式。学生在画、读、演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发展了语言,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了自我。语文课堂成了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学堂”,一切围绕学生的“学”,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学”。
成爱芳,教师,现居江苏如皋。